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本试验是辽宁省科委下达的“鲤鱼杂交一代优势利用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即高寒鲤与建鲤杂交一代鱼种与建鲤鱼种越冬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996年11月5日,将高寒鲤×建鲤的正交鱼种、高寒鲤×建鲤的反交鱼种与建鲤鱼种分别装入3个网箱中(规格1.5m×1.5m×1m),并放人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试验场的鱼池中,鱼池面积为0.2hm~2,水深2.5m,池中投放鲫鱼2500kg。各箱的放养况见表1。  相似文献   
2.
辽东半岛(黄海北部)溯河鳗苗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溯河白仔鳗的食性,内容包括摄食消化器官的形态构造、食物组成、摄食频率和摄食强度、对食物的选择性和食性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地鲶俗称"土鲶",是我国分布比较广、产量比较高的重要淡水鱼类.本地鲶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质鲜美、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深受广大消者欢迎,市场价格高、养殖效益好、现已成为淡水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  相似文献   
4.
鳗鲡仔,幼鱼年龄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半岛黄海北部沿岸河口4—6月溯河的白仔鳗,全长53.5—64.5毫米,平均58.83毫米,体长频率高峰位于57.1—59.0 毫米体长组,其体长体重呈直线相关。白仔鳗与幼鳗群体的体长、体重则是指数相关,其方程为W=1.136×10~(-7) L~(3.3871)。12尾白仔鳗耳石平均日轮数为146.3,据此对其产卵期进行了推测,观察证实,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生活过的幼鳗耳石的环纹有过渡带存在。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醇(PVA)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1)100-1000mg/kgPVA能有效地形成土壤水稳性团粒;(2)PVQA能明显减少土壤水分散失量;(3)PVA可增加酸性-弱酸性土壤pH值;(4)PVA能显著减少土壤钾的淋失量。  相似文献   
6.
结晶有机氮肥在土壤-植株系统中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方法研究结晶有机肥、尿素和烟用复合肥在土壤植株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结晶有机肥比尿素增产 2 3.1%,比复肥增产 14.6 %,达 1%显著水准。复肥比尿素增产 8.5 %,达 5 %显著水准。烟株全N量 :有机肥处理是复肥处理的 138.6 %,是尿素处理的 145 .7%;而复肥处理是尿素处理的10 5 .1%。从肥料中吸收的N量 :结晶有机肥处理比复肥处理多 2 5 .1%,比尿素处理的多 2 7.9%。从土壤中吸收的N量 :结晶有机肥处理比复肥处理多 47.4%,比尿素处理多 5 8.3%;而复肥处理比尿素处理多 7.4%。N肥利用率 :结晶有机肥处理为 45 .8%,比复肥和尿素处理分别高 9.4和 10 .1个百分点。所施N的回收率 :结晶有机肥处理达 98.3%,比复肥和尿素处理分别高 7.7和 12 .8个百分点 ,而复肥比尿素处理高 5 .1个百分点。结晶有机肥省肥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剌激作物从土壤N库中吸收了较多N素 ,同时所施N肥的利用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彭泽鲫池塘高产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芸湖等天然水域,是江西省水产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研究所从野生彭泽鲫中,经7年多6代的精心选育而筛选出的优良品种。由于其具有生长快、产量高、个体大、易运输、养殖效益好等优良特性,目前已成为淡水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养殖。主要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南方大口鲶夏花培育阶段适宜饵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养鲶业的兴起,南方大口鲶(SilurusMeridtonalischefi)由于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嫩无细刺、广温耐寒等特点,越来越成为名优养殖对象。在北方地区,随着市场驱动,施苗尤其夏花苗种供不应求。虽然大口鲶的繁殖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培育苗种的饵料直接影响它们的成活率。本文主要对大口鲶县花培育阶段的适宜饵料及投饵量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苗种成活率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苗种来源1998年9月6日从长江水产所空运试验鱼4日龄水花10万尾。2苗种培育池本试验场两个50m‘圆形水泥地。3.增氧设施170w空气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是辽宁省科委下达的”鲤鱼杂交优势利用”的课题内容的一部分,即选用我国鲤鱼优良品种高寒鲤与镜鲤进行正反杂交获得子一代与建鲤进行鱼种养殖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池塘本所试验场(灯塔县西马峰乡)401#、506#鱼池,面积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用线粒体DNA的D-loop和Cytb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吉林延吉、敦化和辽宁法台3个区域的29尾拉氏鱼岁Phoxinus lagowskii Dybowsky的遗传多样性.经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了783~785bp D-loop和818bpCyt b的同源序列.两者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29尾个体分别存在47(D-loop)和89(Cyt b)个变异位点,分别检测出15 (D-loop)和1l(Cyt b)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Hd)分别为0.8966 (D-loop)和0.8990(Cyt b),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x)分别为0.0246(D-loop)和0.0498 (Cyt b),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19.2857(D-loop)和40.7365(Cytb).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79.02%(D-loop)和81.69%(Cyt b)变异来自群体间,20.98%(D-loop)和18.31%(Cyt b)来自群体内.单倍型呈明显的地理差异,分成2个分支,一个以延吉群体为主,一个以法台群体为主.拉氏(鲮)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间遗传分化明显.该结果可为拉氏(鲮)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