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采后贮藏期间极易发生表皮褐变,其中涉及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探索双孢蘑菇采后褐变涉及的分子机制,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对双孢蘑菇HMG转录因子进行鉴定,并对AbHMG蛋白特性,以及AbHMG基因在双孢蘑菇采后贮藏期间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FAM注释结果在双孢蘑菇中鉴定到13个AbHMG转录因子,编码序列长度425~1 881 bp,编码141~62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15 996~69 651,等电点5.12~11.13,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AbHMG蛋白的主要结构元件,所有AbHMG蛋白均为定位于细胞核的不稳定蛋白。双孢蘑菇贮藏期间表皮L*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表现为表皮褐变程度加深,同时双孢蘑菇子实体相对电导率和呼吸强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AbHMG7、AbHMG9和AbHMG13基因在双孢蘑菇贮藏后期的表皮样品中显著上调表达。双孢蘑菇中共鉴定到13个HMG转录因子,其中AbHMG7、AbHMG9和AbHMG13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双孢蘑菇采后褐变相关的转录调控进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常规生物过滤设备除氨效率低、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开发和设计出一种新型组合生物除氨装置,并研究该装置对规模化养殖场含氨气体的处理效果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氨浓度为2.9~36.4 mg/m~3、气体停留时间为30 s、填料湿度为45%~65%、填料pH为6.8~7.8的条件下,组合除氨装置对氨去除率达90%~95.4%,出气氨浓度为0.14~3.17 mg/m~3。该组合生物除氨装置除氨效果好、工艺简单、集约化程度高,可广泛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场含氨气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