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
酸渍食用菌加工过程中的腐败菌抑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2%的冰乙酸和2%-14%的食盐的混合汤汁可以有效抑制食用菌加工过程中的酵母菌,青霉、曲霉以及细菌等腐败菌,不使用任何食品防腐剂,食用菌的保质期可以达到3-5月。  相似文献   
3.
神经致幻毒菌及其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神经致幻毒菌是指含有各种对动物和人的大脑神经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的毒素的真菌。英文名称:Hallucinogenic fungi,Teonanocatl,Toadstools,Hallucinogenic mushrooms,Divine mushrooms。  相似文献   
4.
混合食用有机酸浸渍双孢蘑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新生 《食用菌》2006,28(1):38-40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混合食用有机酸、食盐加混合食用有机酸、食盐等的溶液作为汤汁,浸渍双孢蘑菇子实体,结果表明用2.0%~2.5%的混合食用有机酸直接浸渍蘑菇子实体,保质期可以超过500d。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C源、N源、pH、温度和料水比及不同培养基对勺状亚侧耳(Hohenbuehelia petaloides)Hp.831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pH、C源、N源和含水量分别为25~30℃、6~7、羧甲基纤维素钠、蛋白胨和60%~70%;马铃薯和松针的热水提取液可促进该菌菌丝生长;该菌菌丝在配方7培养料上长势最好,菌丝生长动态符合logistic方程:Y=109.6/(1 60.1131e-0.1894x)(y=菌丝生长长度mm,x=培养时间d)。  相似文献   
6.
木蹄层孔菌菌丝体发酵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法,研究木蹄层孔菌菌丝体发酵过程中各动态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总糖浓度及氨基态氮浓度逐渐降低;菌丝体产量及菌丝球密度在前期逐渐增加,后期稍有减少;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Y3=0.779/(1+3.304e^-0.197x)。发酵液pH值随时间变化呈逐渐降低趋势,发酵终点pH值达到1.50。目前为止木蹄层孔菌是蕈菌中产酸能力较强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7.
8.
危害双孢蘑菇子实体的一种新病原——顶枝孢霉病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双孢蘑菇栽培中一种新的病原菌-点枝顶孢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症状及发病规律以及不同温度、pH、13种药物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克霉灵、甲醛、硫酸铜、有机酸和石灰水等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粘菌多生活在林中阴凉湿润处的腐朽段木、枯叶或其它含水多的有机物上.其原质体可能分解细菌、真菌和植物孢子作为营养,还常包围并危害层孔菌和蘑菇的子实体.在菇(耳)场内,生于香菇或木耳段木上的菌丝上及子实体上,其流动的粘液(即原质体)可围住正在发育的菌丝体、菌蕾、子实体和孢子.据刘波报道,这些粘菌属绒泡菌属.但在毛木耳、平菇等菌的子实体上,还未见报道有粘菌污染.笔者于1989~1990年在实验室栽培毛木耳、平菇时,在子实体上分别发现一种粘菌大量生长,对子实体进行危害.经镜检、显微照相等初步鉴定,认为它不属绒泡菌属.此标本保存在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微生物室真菌标本室,编号MYHM 1079、1989,MYHM 1081、1990.  相似文献   
10.
探索海绵胶煤炱菌子实体形成的培养条件,研究该菌的子实体发育规律,为规模化生产这种新型食用蕈菌提供技术方案。在浙江、四川、江苏等地共采集到100多份野生子实体标本,经组织分离得到纯培养菌株,在多种琼脂、液体、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纯培养。在琼脂和固体培养基上,菌丝体直接分泌胶质物质形成胶质的小型子实体;在液体培养基上只形成菌丝和胶质菌丝球,不形成子实体。该菌的形态发育过程:分生孢子萌发→菌丝→胶质组织→子实体分枝→小型子实体→形成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释放孢子。海绵胶煤炱菌在纯培养条件下难以形成大型子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