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脂肪作为一种重要的品质参数,在大西洋鲑鱼片中的分布很不均匀。为寻找一种能替代脂肪化学检测的快速无损的方法,该研究应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测定大西洋鲑鱼片的脂肪含量分布。分别采用可见/短波近红外(400-1100 nm)和近红外(900-1700 nm)系统获取大西洋鲑鱼片样本的高光谱图像。提取样本图像的平均光谱并与其相应的脂肪含量化学值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建立相关性模型。为降低高光谱图像的共线性和冗余度,基于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分别在可见/短波近红外和近红外光谱区间提取16个(468,479,728,734,785,822,863,890,895,899,920,978,1005,1033,1040,1051 nm)和15个(975,995,1023,1047,1095,1124,1167,1210,1273,1316,1354,1368,1575,1632,1661 nm)特征波长,并分别建立PLSR和LS-SVM模型。特征波长模型的性能优于全波段模型,且近红外区间的特征波长PLSR模型为最优,预测决定系数(R2p)为0.92,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0.92%,剩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为3.50。最后,将最优模型用于预测高光谱图像上所有像素点的脂肪含量以展示样本上脂肪的分布。此外,还基于该技术对大西洋鲑整鱼片实现了脂肪分布可视化。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大西洋鲑鱼片脂肪的定量和分布可视化上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土壤重金属快速准确检测的需求,同时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该研究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结合定标曲线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土壤中重金属铅(Pb)和镉(Cd)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在获取LIBS数据之后,结合土壤LIBS发射谱线中Pb和Cd谱峰信息以及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的标准原子光谱数据库,选取了Pb和Cd的特征谱线分别为Pb I 405.78和Cd I 361.05 nm。首先对谱线信息进行预处理后,根据谱峰信息和元素的含量,分别建立了基于谱线峰强度、归一化后洛伦兹拟合强度、谱峰积分强度与对应元素浓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和定标曲线。对于Pb元素的3种定标方法得到的线性关系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3 85、0.970 97、0.993 21,且模型反演的结果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较小;而Cd元素的3种定标方法没有得到明显线性关系。然后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PLSR)建立了土壤Pb和Cd元素的定量分析模型,Pb元素PLSR模型的结果与定标曲线法的结果类似,其预测的相关系数(RP)为0.948 5,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2.044 mg/g;而Cd元素的PLSR模型的结果比起定标曲线法有较大提升,其预测的相关系数(RP)为0.994 9,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97.05μg/g,结果说明PLSR方法在光谱化学分析领域中比定标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有更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LIBS技术能够实现对土壤重金属Pb和Cd含量的定量检测,为开发实时便携式LIBS土壤重金属检测仪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便携式近红外水果分析仪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了便携式近红外水果分析仪的检测流程以及系统组成,对比分析了几种国内外商品化的便携式近红外水果检测仪,总结了其国内外发展研究近况,并展望了便携式近红外水果检测仪的发展趋势。便携式近红外水果分析仪检测目标由产后管理检测逐步发展为产中管理监测,有力地保证了产后水果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影响农业和食品安全,对重金属污染的快速检测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土壤中的镉(Cd)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同程度,制作含有Cd元素的15个浓度梯度的土壤样本,并采集各个样本的LIBS谱线。采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来减少试验误差和噪声。选取了Cd元素的分析谱线与分析谱线区间,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方法Cd元素含量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非线性BP-ANN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线性PLSR模型,这可能是因为非线性模型能够通过自适应较好地解决土壤基体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LIBS技术结合多元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对土壤重金属镉进行准确检测,这为分析检测类似重金属元素提供思路,也为开发大田土壤营养元素和重金属检测仪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病原物核盘菌侵染油菜植株所引发的油菜菌核病严重制约着油菜产业的发展,及早诊断核盘菌的侵染有助于油菜菌核病的早期防治。病原物一般由侵入点向植物寄主四周扩散形成病斑,而与病原物侵染点不同距离的组织区域可代表病害的不同严重程度。该研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在800~2 000 cm-1范围内获取健康和染病油菜叶片的拉曼光谱曲线,接着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进行拉曼光谱的预处理以去除荧光背景的干扰,然后选择主成分因子(principal components,PC-1和PC-2)以及特征参量(1 006,1 156和1 522 cm-1)进行样本间的聚类分析,最后分别基于主成分因子和拉曼特征参量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进行菌核病侵染油菜叶片不同阶段的判别分析。结果发现采用基于PC-1主成分,1 156和1 522 cm-1处的拉曼强度建立的LS-SVM判别模型可以得到100%的识别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判别分析油菜叶片菌核病病斑不同区域处的拉曼光谱可以实现核盘菌侵染油菜叶片的早期判别,这为后续探究植物病害的早期监测以及研发油菜叶片菌核病早期诊断拉曼便携仪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加全面的建立中国土壤类型系统,了解中国土壤地域差异,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根据土壤类型指导农业科学生产。该研究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土壤类型进行判别分析研究。从6种标准土壤样品出发,分析所采集6种土壤的LIBS光谱谱线特征,结合其主要成分物质(SiO2,Al2O3,Fe2O3,FeO,MgO,CaO,Na2O,K2O)的含量,针对每种主要物质选取了Si I 390.55 nm、Al I 394.40 nm、Fe I 422.74 nm、Mg I 518.36 nm、Na I 588.96 nm、Ca II 393.37 nm、K I 766.49 nm为特征分析谱线。结合所选的7条特征谱线下的300个标准土壤样品的光谱(200个为训练集,100个为预测集),对训练集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6种土壤有明显的聚类。然后根据训练集光谱值和预先赋予土壤类型的虚拟等级值分别建立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判别模型,分析预测结果二者总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8%和100%。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这2个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LS-SVM判别模型性能优于PLS-DA模型。基于以上结果,选取不同于标准土壤的另7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试验验证所选特征谱线和判别模型,建立7种不同类型土壤的LS-SVM预测模型,其预测准确率达100%,ROC曲线对其评价的性能很好。研究证明,LIB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实现对土壤类型的判别分析,这为土壤质量的正确评价,土壤的整治、规划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光照是日光温室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不同的温室方位角对温室内作物的受光量有不同的影响。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确定正确的温室朝向,可以直接促进温室内作物的生长。为此,通过设计实验,对山西农业大学的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测试,阐明了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间接验证了在北方高纬度地区,温室方位角偏西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温室屋面除雪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地区冬季温室屋顶积雪一方面对温室的透光性、保温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了大量能源的浪费,影响了喜阳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影响温室的总体强度和刚度.针对温室屋面积雪产生的弊端,为了减少积雪对温室产业的影响,总结了3种常用的温室屋面除雪的方法,即人工除雪、融雪法除雪和机械除雪.同时,在论述我国温室屋面除雪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温室屋面除雪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