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8篇
  18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分析去势月龄对新疆褐牛增重及产肉性能的影响,试验将40头发育正常的健康去势新疆褐牛公牛分为2组,其中低月龄组(6~8月龄)25头、高月龄组(10~12月龄)15头,在相同营养、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为期22个月的标准化育肥试验,屠宰后进行屠宰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低月龄组全期总增重显著高于高月龄组(P0.05),且在育肥前期的第7个月、育肥中期的第12个月和育肥后期的第18个月出现了3次育肥高峰期;高月龄组屠宰率小于低月龄组(P0.05),背膘厚度显著高于低月龄组(P0.05),脂肪覆盖度好于低月龄组(P0.05);高月龄组牛胴体前部的肩肉、辣椒条、板腱、脖肉、胸肉重均大于低月龄组,且脖肉重显著提高(P0.05);低月龄组牛胴体后部的大瓜、小瓜、米龙、霖肉、臀肉重均大于高月龄组;高月龄组牛胴体中部里脊、外脊、上脑、牛腩、牛排重低于低月龄组,其中牛排重显著降低(P0.05)。说明低月龄组增重快于高月龄组,低月龄组胴体后部和中部更易生长肌肉,而高月龄组前部更易生长肌肉。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于GPU的大规模体数据直接体绘制过程中遇到的显存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规模体数据的压缩绘制策略.该策略结合小波变换和分类矢量量化进行数据压缩,采用基于GPU的光线投射算法进行绘制,在绘制时,只解压变换当前绘制所需要的极少数数据,并结合多分辨率绘制,实现实时交互.基于CUDA的实验表明:该压缩绘制策略有效解决了显存不足问题,并且在保证交互绘制帧率的前提下获得了较好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内经济的平衡发展是国家领导较为在意的问题。后发型城市在当今经济环境下,对其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如何做好后发型城市园林管理,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保证城市环境的协调是城市面临的主要困难。因此,相关单位应重视后发型城市园林管理。本文主要对后发型城市园林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条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录     
为了表达牛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截短HSP70基因编码蛋白并研究该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性,本研究扩增牛环形泰勒虫HSP70目的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MD18-T-HSP70,选取其他种的同源HSP70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SP70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结构、信号肽、可能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及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对重组蛋白HSP70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SP70,筛选诱导表达条件,镍柱纯化重组蛋白及检测反应原性。结果显示,牛环形泰勒虫HSP70蛋白序列与小泰勒虫的序列同源性较高,蛋白分子质量为42 ku,理论等电点(pI)为5.61,属于酸性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及信号肽;蛋白功能预测结果显示,HSP70包含32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分别占39.18%、8.51%、30.41%和21.91%。蛋白互作网络构建结果显示,与HSP70相互作用的蛋白主要为HSP90家族成员,另外还有伴侣蛋白GrpE同系物,预示着HSP70可能在细胞内与HSP90形成复合体发挥作用。本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大小约为48 ku的融合蛋白,以0.6 mmol/L IPTG于37 ℃诱导5 h,蛋白表达较好;点状印迹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可被自然感染的牛环形泰勒虫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牛环形泰勒虫HSP70功能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秋明  张杨 《中国果树》2021,(2):I0009-I0009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地方院校开展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基本保障,保证教学质量、提高院校知名度与影响力需要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是地方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应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业务水平与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地方院校更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推动其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为此,《激励理论视域下高校师资队伍构建研究》一书从激励理论入手,指出地方院校建立科学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并引导教师从学校长期发展的全局出发合理规划自身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6.
青枯菌Ⅱ型分泌系统编码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青枯菌Ⅱ型分泌系统与致病蛋白的分泌密切相关.编码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Ⅱ型分泌系统的gsp基因簇由12个基因组成,通过设计适合高GC%含量基因扩增的PCR反应体系,成功克隆了编码青枯菌Ⅱ型分泌系统的全部12个gsp基因.分别将gsp基因连接到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及捕获载体上,构建了gsp基因诱饵库和捕获库.经序列测定证明12个gsp基因读框正确,保障了其在酵母系统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刻画城市扩张时空特征,实现城市扩张精准管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对郑州1990—2020年城市扩张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扩张用地来源和人口经济弹性系数评价城市扩张效应。【结果】(1)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郑州城市扩张总体呈现“平稳—快速—趋缓”的趋势,中心城区主要向东部和南部扩张,郊区县市城市扩张主要偏向中心城区。(2)1990—2000年城市扩张主要为填充式或蔓延式为主的离散扩张,各辖区以中低速扩张为主;2000—2010年呈蔓延式或跳跃式为主的集聚扩张,各辖区多数为高速扩张;2010—2020年主要为蔓延式或跳跃式为主的离散扩张,各辖区均为中低速扩张。(3)研究期间郑州市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不断下降,其他建设用地转化比例持续上升,有利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4)城市扩张的人口弹性指数和经济弹性指数变化表明城市用地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增强,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结论】研究对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女贞子(Ligustrum lucidum Ait.)中提取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女贞子红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女贞子红色素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微波功率600 W,微波处理时间40 s,浸提温度40℃。该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对添加剂、还原剂、光照、金属离子(Al3+、Fe2+、Ca2+、Mn2+、Ni2+)等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它的抗氧化性较弱。  相似文献   
9.
牛环形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牛环形泰勒病的PCR诊断方法.[方法]根据牛环形泰勒虫裂殖子的表面抗原(Tams1)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地方阳性病例提取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出目的条带,经克隆、测序分析后,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牛环形泰勒虫病的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与已知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该方法检测与牛的其他血液原虫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限量为1.6×102 copies/μL.应用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新疆吐鲁番市周边疑似地区419份牛全血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率为52.3; (219/419),而血液涂片检出率为43.7;(183/419).[结论]建立的牛环形泰勒虫PCR快速诊断方法具有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分子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放牧补饲条件下不同品种肉牛的早期生长发育与经济效益。[方法]选择3月龄断奶新褐杂牛(新疆褐牛与本地牛)、安杂牛(安格斯与本地牛)、荷斯坦牛、土种牛31头,按品种分组开展夏草场放牧补饲试验。[结果]安杂牛、荷斯坦牛、新褐杂牛和土种牛补饲日增重分别为0.51、0.55、0.56、0.25 kg/d,安杂牛、荷斯坦牛、新褐杂牛的日增重与土种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新褐杂牛、荷斯坦牛、安杂牛的放牧补饲效果较土种牛好,新褐杂牛、荷斯坦牛、安杂牛和土种牛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32、1∶2.29、1∶2.12和1∶1.02,放牧补饲经济效益明显。[结论]早期断奶对后期放牧补饲肉牛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