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9篇
  8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山国家气象观测站CAWS3000新型自动站无人值守运行期间出现风速数据较长时间持续为0 m/s的情况,经分析排查为风速传感器故障,并成功处理。本文简要介绍排查、处理风速传感器故障的过程,为其他台站处理类似情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为草地生态环境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面,在草原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尽快加以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草原建设和草地生产的发展,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4.
国土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土资源的规划、利用以及利用方式都将影响人类未来的发展。国土资源的重要性决定了土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土地档案管理是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6.
河套灌区加工型番茄膜下滴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计采用9个水分处理,探讨对加工型番茄产量的影响,从而寻求最佳的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定额和滴水次数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但在番茄需水敏感期(开花期、结果期)滴水次数过少,会严重影响产量。建议试验区加工型番茄膜下滴灌灌溉制度为:滴水10~12次,灌溉定额2 100~3 000 m3/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马鞍山市水产结构大调整,提高养殖效益,以点带面,推广先进的的养殖模式,笔者于2000年在本市慈湖乡综合场进行了斑点叉点鱼回高产试验,采用了80∶20的先进养殖模式,试验面积1公顷,获总产量7796千克,获利润29280元,其中叉尾鱼回6217千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在该场选择一口面积为1公顷,东西向的长方形的池塘,塘深1.7~2.4米,埂坡为土质,坡度在1∶2~2.5,塘底较为平坦,淤泥深为15厘米左右,不渗不漏,污染小,排灌…  相似文献   
8.
土壤有机碳影响着全球气候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林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含量和密度的高低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以上海市7种典型林地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阔叶混交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经济林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地、不同土层(0~10,10~30,30~100 cm)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分布特征,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和逐步剔除回归法探讨了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上海市林地0~10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其他软阔林、樟树林、经济林、阔叶混交林、水杉林、针阔混交林、其他硬阔林。各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0~10和10~30 cm存在显著差异(P < 0.05)。除经济林,其余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逐渐降低。②上海市林地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樟树林、其他软阔林、经济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水杉林、其他硬阔林。上海市林地0~3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对0~100 cm土层的贡献率较低。③上海市7种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全氮和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电导率、全磷的相关性不显著。樟树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容重显著负相关(P < 0.05)。阔叶混交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 < 0.05);樟树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速效磷显著正相关(P < 0.05)。除阔叶混交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全氮,樟树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变化的主控因子为碱解氮。  相似文献   
9.
毛乌素沙地饲草料作物土壤水动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节水灌溉条件下的紫花苜蓿、饲料玉米和青贮玉米需水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溉水平下3种饲草料作物的土壤水动态和需水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动态主要受降雨、灌溉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紫花苜蓿需水高峰值出现在6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其需水强度最大可达9.0mm/d,阶段需水模系数最大可达41.2%;饲料玉米和青贮玉米需水高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其需水强度分别为11.40mm/d和11.3mm/d,阶段需水模系数最大可达45.2%和44.9%,成果为节水灌溉制度的制定和灌溉预报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干旱沙化牧区土壤保水、保肥性差,不利于紫花苜蓿生长,而SAP、PAM等化学调控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特性,并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因此,通过开展SAP、PAM不同施用量、不同施用方式对干旱沙化牧区紫花苜蓿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以寻求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增产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SAP、PAM复配提高了0~20 cm土层体积含水率,为紫花苜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环境,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分别提高19.93%和35.67%。在不考虑投入成本等因素前提下,45 kg/hm~2的SAP复配30 kg/hm~2的PAM对于促进紫花苜蓿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