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8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刘猛  刘斐  赵宇  夏雪岩  李顺国 《农学学报》2021,11(3):93-100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且种类繁多。为稳定河北省杂粮生产发展,进一步调整河北省种植业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总结了河北省杂粮的历史生产现状,包括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河北省各地市杂粮的分布,试图探索杂粮的生产布局与趋势,同时针对河北省杂粮历史单产水平变化趋势,分析了造成单产变化的成因,并简单提出建议。最后提出河北省杂粮生产布局的展望,将河北省杂粮生产区域布局划分为优势主产区、战略提升区、稳步发展区三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2.
疯牛病的研究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疯牛病自1986年英国首先发现并报道以来,很快由英国传播到整个欧洲。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发生过疯牛病,2003年末在美国发生的疯牛病病例,再一次引起人们对疯牛病的恐慌,因为该病例的发生是在大家对疯牛病已有高度认识、并采取严厉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发牛的,这一病例的发生又一次敲响了人类防治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的警钟。目  相似文献   
3.
我国谷子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本文从我国谷子种植面积、产区布局、种植品种、消费类型、加工企业、市场动态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谷子产业现状,分析了我国谷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最后从强化农机农艺、农牧结合技术配套与集成,提高谷子现代化生产水平;设立谷子科研专项,提高谷子研发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对谷子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谷子产业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我国谷子产业发展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渗水地膜穴播对谷子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水地膜穴播对谷子根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谷子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分别较对照增加了51.30%、47.89%、48.39%、41.63%.产量增加48.57%,产量与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根于物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达的根系是渗水地膜穴播增产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营养转化肥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肥,其通过调控植物生育期各环节使生产潜力得以发挥,具有提质增产的作用。为评价营养转化肥在谷子上的应用效果,以目前我国夏谷区主推面积较大的3个谷子品种冀谷31、冀谷19和张杂谷11号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设计,研究了施用营养转化肥对植株长势和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转化肥对3个谷子品种苗高10 cm和40 cm左右时的植株长势均无显著影响,在抽穗期只对冀谷19和冀谷31表现出了矮化效果;对3个谷子品种均表现增产效应,增产率顺序为张杂谷11号(7.77%)〉冀谷19(7.24%)〉冀谷31(2.06%),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系菜用藜麦的品质及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的菜用藜麦品系,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提供的13个菜用藜麦品系LMV2018013~LMV2018025的产量、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LMV2018018产量12 399.6 kg/hm2、硝酸盐含量1 760 m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93%、粗蛋白含量89.1 mg/kg、维C含量574 mg/kg,产量高,营养及食味品质佳,综合表现突出,适宜进一步选育,审定后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一种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藜科一年生双子叶植物,子粒具有极高而且全面的营养价值,被NASA列为人类未来移民外太空空间的理想"太空粮食"。藜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比藜麦与菠菜叶片的主要营养成分发现,藜麦叶片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纤维素和蛋白质含量高。藜麦作为蔬菜培育和食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优势。筛选和培育低草酸和低硝酸盐的藜麦品种,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近几年种业振兴行动均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谷子种业与其他大作物种业不同,主要还是依靠科研单位的育种创新,因此谷子科研单位的育种创新效率对种业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DEA模型,采用全国主要从事谷子育种创新的科研单调研数据,以投入产出角度为切入点,探讨中国谷子科研单位的育种创新效率,并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科研单位的谷子育种创新效率平均为0.493,整体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育种创新产出存在不足,仍然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少数单位存在投入浪费现象;23个科研单位中有12个单位的育种创新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科研单位育种创新研究水平低和主观能动性不足。最后提出几点建议:对单位内部科研人员、经费进行调整优化、多与其他作物高效育种创新单位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9.
为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丰产丰收,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列区试验设计与软件IBM.SPSS.Statistics.v22 的LSD法,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的种植密度与播种行距进行了单株生产力及其草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草产量均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单株生产力最大的优化组合为A1B4,即种植密度为7.50 万株/hm2 与播种行距为40 cm 的配置;获得最高产量的优化组合为A2B4,即种植密度为22.50 万株/hm2与播种行距为40 cm的配置。研究结果为秋闲田种植饲用甜高粱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农户对豫谷18新品种的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谷18新品种是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重大科研成果之一,其同时适应华北、西北、东北三大谷子产区,具有优质、稳产、高产及抗逆等突出特性。为加大豫谷18的推广面积同时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推广措施提供依据,选择种植豫谷18的小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谷子新品种采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谷子产量、病害程度、口感、用工数量、满意度、是否使用机械、是否有政府补贴等因素对采用意愿的影响程度达5%的显著性水平;谷子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对采用意愿的影响程度达1%显著性水平。要加快谷子新品种的推广,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宣传培训、科研育种水平及生产机械研发等方面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