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林业   77篇
农学   274篇
基础科学   263篇
  42篇
综合类   893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04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AFB1)容易超标,检出率达80%~100%,毒性大,具强致癌性,可抑制生猪免疫机能,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引起动物继发感染,还会在动物产品中残留而威胁人类健康,给生猪养殖带来经济损失,降低猪肉食品安全性。本文通过使用先进固体发酵系统设备和益生菌发酵技术,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试优化,获得发酵降解猪饲料AFB1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硒浓度0.3 mg/kg,发酵时间12 h,量子波强度30 Hz,益生菌菌种组合CGMCC NO.17328混合CGMCC NO.15611。该工艺将猪饲料AFB1量从63.41μg/kg降解到2.98μg/kg,降解率达到95.30%,AFB1含量达到国家饲料安全标准。生产工艺适合养猪场低成本快速生产AFB1达标猪饲料。  相似文献   
2.
以平顶山矿区丘陵坡地土壤为供试材料,通过采样、测试,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铜、锌、铬、镍、铅在不同海拔与矿区下风向不同距离处的含量,并采用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对该研究区土壤健康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平顶山矿区丘陵坡地土壤的综合健康质量主要取决于土壤肥力,受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较小;土壤健康质量沿坡面随海拔下降而变好,并在近坡顶附近、矿区及以下坡面、近坡底附近形成3个高值区,土壤健康质量较好,这与采矿活动中粉煤灰空气传输及坡面水蚀、风蚀迁移所造成的养分积累有关;矿区下风向土壤健康质量随距离变化无明显变化;坡下的土壤健康质量高于坡上,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健康质量无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二株鸡毒霉形体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磷化氢自1936年被证实对储粮害虫有良好的熏杀效果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我国自1965年自行研制、生产和应用磷化铝以来,已有40多年的历史。磷化氢是目前防治储粮害虫的主要熏蒸剂,甚至难以用其他熏蒸剂代替。目前我国对高大平房仓依旧采用磷化氢熏蒸除虫,但是由于投药的不规范以及害虫的抗药性,作业人员需要重复投药,操作过程繁琐,一些地区在使用一般剂量不能把害虫杀死时,不是从提高环境的气密性等方面进行改进,而是盲目增大用药量,结果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杀死害虫,而且使害虫对磷化氢的抗药性不断增强。中央储备粮安阳直属库在杀虫方面,本着高效率、长时间的原则,进行了膜下熏蒸杀虫试验和非膜下熏蒸试验对比,充分地了解和认识熏蒸杀虫技术,达到安全、经济、有效防治储粮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巴林右旗草地资源生产力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巴林右旗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认为“三大矛盾”是本旗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化解矛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研究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普通下降的严重问题,对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不仅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方法:理论思辨法和逻辑分析法。结论:1.青少年体质健康普通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其系统的耗散结构无法形成;2.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于促进其系统的耗散结构形成;3.开放性,远离平衡与非线性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前提;4.满足青少年自我实现的愿望和体育锻炼的需求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系统能够形成耗散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体工队“三级训练网”、俱乐部、院校化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三个主要路径。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解析各个培养路径的机制结构,分析不同培养路径的矛盾问题和解决思路,在培养主体、培养目标、人才输送三个方面提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沙漠建群种植物个体周围土壤养分和盐分空间分布及成因,对艾比湖湖区边缘三种类型沙丘下梭梭主根周围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性沙丘在表层(0~10 cm)处土壤含水量最小,流动性沙丘和半固定性沙丘在浅层(10~20 cm)处最小,以距离主根面3m处表现最为显著(P0.05)。2流动性沙丘和半固定性沙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结构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均较弱,固定性沙丘养分(全量养分、速效养分)的结构性则较好。3三种沙丘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不均,主要以条状和斑块状分布,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趋势,其中流动性沙丘和固定性沙丘集聚范围在0~2 m圈层,但纵向集聚范围中,流动性沙丘以浅层(10~20 cm),固定性沙丘以较深层(20~40cm)出现集聚,形成"肥岛"。4流动性沙丘土壤电导率对沙丘的影响较其他各特征因子占主导地位,半固定性沙丘和固定性沙丘养分因子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