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94篇
林业   285篇
农学   208篇
基础科学   152篇
  144篇
综合类   1056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555篇
园艺   189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用肥技术以及不同加工烘干温度,考察不同处理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复合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浙贝母的产量最优,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复合肥处理的贝母在60、90 ℃烘干温度下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农户常规处理90 ℃烘干不合格,其他肥料处理的贝母在试验烘干温度下均合格。由此可知,大量使用氮素等复合肥及鸡粪等可显著提升产量,但高产的浙贝母质量容易达不到药典标准。烘干温度是影响浙贝母中贝母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烘干温度升高,浙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的处理增多。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针对目前小麦种植中的灌溉方式及施肥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云平台的小麦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系统。  相似文献   
4.
5.
一、低洼地地膜玉米增产的原因 地膜覆盖的作用主要有增温保墒、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与养料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田间光照强度、抑制杂草病虫害的发生等生态效应.并且还可以使植株根叶生长速度加快,幼穗分化和灌浆时间提前,叶面积增大,光合效率提高等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苗圃地检疫实践研究,采用二次或多次抽样方法,引入抽样圈,结合标识技术,摸索了一套检疫对象抽样检查的技术方法,解决了检疫对象抽样检查在零频率或极低频率条件下要求样本容量极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8.
9.
水稻品种对叶瘟和穗瘟的抗性反应及遗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据对16个养蛋鸡户的调查,我市1996~1997年每只蛋鸡平均盈利10~12元,有的高达17元,由于受效益驱动,养鸡户骤然增多,规模扩大,蛋鸡存栏量急剧上升。导致蛋鸡效益下降甚至亏本,加之部分养鸡户又步入养鸡的误区,使蛋鸡效益雪上加霜。为此拟对失败原因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