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活/灭活病毒进入体内后对免疫系统活化的差异,为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和评价建立高效动物模型。[方法]本试验利用伪狂犬病毒(PRV)Bartha-K61株建立小鼠伪狂犬人工感染模型,筛选活/灭活病毒接种小鼠后免疫相关差异因子。将PRV Bartha-K61活毒以不同剂量、不同方式感染小鼠,通过计算小鼠存活率确定最佳感染剂量与感染方式;将筛选的最佳剂量的伪狂犬病毒活毒与相同剂量下灭活病毒按照前述筛选的最佳感染方式接种小鼠,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免疫7 d后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IFN-β和IL-6水平;利用PRV gB ELISA检测免疫7 d后小鼠血清PRV特异性gB抗体水平;利用灭活PRV作为特异性抗原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并计算各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结果]在保证小鼠存活的前提下,6~8周龄小鼠的PRV的安全感染剂量为5×104 TCID50;同等剂量下,相比于肌肉和腹腔注射,皮下注射为最安全的感染方式;同等剂量的活毒和灭活病毒接种小鼠后,与灭活病毒组相比,活病毒感染7 d后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FN-β水平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