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3篇
综合类   61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蛋鸭开产与卵巢发育有紧密联系,本实验旨在探索山麻鸭开产前后卵巢形态变化及基因表达的差异,鉴别参与启动开产的关键基因,为后期蛋鸭开产相关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在山麻鸭开产前后的S1期(81日龄)和S2期(137日龄)分别选取3个个体的卵巢基质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转录组数据开展差异表达分析、功能富集分析及关键基因筛选,同时对关键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在差异倍数log2转换的绝对值(|log2(FoldChange)|)大于1.5、矫正P值<0.05的筛选条件下鉴别出382个差异表达基因。基于382个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发现与卵泡生长和卵巢功能调节相关的通路:细胞外基质的组织、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和含有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相关途径;KEGG富集分析发现上述基因显著富集于ECM受体相互作用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涉及上述重要富集通路的基因中有9个基因交集:CD44、COL1A1、COL6A1、CREB3L1、ITGB2、THBS2、VWF、VEGFC、WNT5B,通过qRT-PCR验证了这9个基因在转录组数据差异表达方面的可靠性。在这9个基因中,CO...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小鼠肝肾组织及功能的损害程度,试验选取40只5周龄健康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连续3 d分别腹腔注射40、80、120及160 mg/(kg·BW)环磷酰胺溶液,注射后第7天采集肝脏和肾脏组织样品及血清,制备石蜡组织切片及透射电镜切片,观察肝脏和肾脏的组织学变化,检测血清中甘胆酸(CG)、胆碱酯酶(ChE)、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酸(UA)含量/活性。结果显示,环磷酰胺可引起小鼠肝肾组织病理损害,呈剂量依赖性,肝脏比肾脏更早出现损伤。石蜡切片及透射电镜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环磷酰胺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肝索紊乱、肝血窦扩张、微胆管淤胆、门管区及中央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增生、组织间出血、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及气球样变性,凋亡及坏死细胞增多。肾脏组织损伤主要表现在出血及纤维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空泡样变、线粒体损伤、核固缩,上皮细胞基底膜增厚。环磷酰胺对膀胱的损害不严重。与对照组相比,40~160 mg/(kg·BW)剂量组小鼠血清中ChE活性及PA水平,120~160 mg/(kg·BW)剂量组AST活性,80~160 mg/(kg·BW)剂量组BUN水平及80 mg/(kg·BW)剂量组U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其余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环磷酰胺注射剂量在80~120 mg/(kg·BW)时可引起昆明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及细胞明显的病理损伤。该研究结果可为选择合适的环磷酰胺注射剂量用以制备动物肝脏免疫抑制模型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岗鹅原产于广东省开平市,是广东省的优良地方鹅种之一,具有体型大小适中、屠宰率高、肉质鲜嫩、生长快和耐粗易养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在广东省各地几乎都有分布,而且全省近年的饲养量增长迅猛.  相似文献   
4.
激活素是一种主要由性腺分泌的二聚体糖蛋白,与抑制素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有着密切的复杂关系,两者与卵泡抑素所组成的INH-ACT-卵泡抑素轴系统在动物繁殖生理中占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激活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动物繁殖生理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其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提高畜禽生产力的新技术.分别为:改变循环系统或组织中生长激素浓度;改变生长激素生物效能促进动物生长和泌乳;基因"敲除"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  相似文献   
6.
用切割法采集卵泡液,收集卵丘一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 oocytes comlexs,COCs)和自然裸卵,将部分COCs去除卵丘细胞获得机械裸卵,COCs放入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为成熟卵母细胞,加入获能的精子液,进行体外受精。结果表明: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卵裂率与卵泡直径密切相关,大卵泡(80.95%,P〈0.01)和中等卵泡(75.50%,P〈0.05)的卵母细胞成熟率高于小卵泡(50.27%);犬卯泡(53.53%)和中等卵泡(47.13%)的卵裂率显著高于小卵泡的32.26%(P〈0.05)。COCs、机械裸卵和自然裸卵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5.0%、54.2%和10.5%,差异极显著(P〈0.01),卵裂率分别为53.8%、10.8%和0%,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和1×10^5、1×10^6个/mL颗粒细胞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68.6%、69.6%和67.8%,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1×10^7个/mL(51.5%,P〈0.05)和1×10^10个/mL(35.5%,P〈0.05)颗粒细胞组,但各组间的体外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大卵泡和中卵泡的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卵裂率显著高于小卵泡,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高浓度的颗粒细胞能显著抑制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7.
检测不同冷冻保护剂(PROH、DMSO、甘油)及不同冷冻方法(程序冷冻法、OPS玻璃化冷冻法)对山羊卵母细胞发育情况.结果表明,PROH(GV:85.3%;IVM:85.4%)和DMSO(GV:82.2%;IVM:85.2%)对各期卵母细胞的正常形态保护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甘油(GV:70.4%;IVM:75.5%)(P<0.05).以PROH作为冷冻保护剂,其GV期卵母细胞成熟率(27.2%)均显著高于DMSO(18.9%)和甘油(10.1%)(P<0.05);IVM卵母细胞受精率(25.6%)也显著高于DMSO(18.7%)和甘油(14.1%)(P<0.05).常规程序冷冻和OPS玻璃化冷冻法,GV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分别为21.3%和29.9%,受精率分别为6.3%和9.1%;培养9 h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分别为20.5%和32.0%,受精率分别为5.1%和10.7%;IVM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分别为21.4%和30.3%,2-细胞率分别为4.8%和10.5%;不论是常规程序冷冻还是OPS玻璃化冷冻,GV期和培养9 h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受精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受精率均低于IVM卵母细胞(P<0.05).结果显示,PROH作为山羊卵母细胞的冷冻保护剂,其保护作用明显优于DMSO及甘油;OPS玻璃化冷冻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程序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鸭胚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选取24日胚龄的麻鸭鸭胚40个,取出睾丸,采用胶原酶Ⅳ与胰蛋白酶二步消化分离睾丸细胞,差异贴壁与低渗处理的方法进行纯化,于37℃,体积分数5%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支持细胞.经染色鉴定,发现罗丹明123染色显示支持细胞中富含线粒体;AKP检测发现80%的细胞呈AKP阴性;吖啶橙染色显示支持细胞细胞质中富含RNA;油红O染色显示睾丸支持细胞细胞质中含有大量脂肪滴,细胞核内可见双极小体.本试验结果说明采用胶原酶Ⅳ与胰蛋白酶结合消化,经差异贴壁与低渗出处理纯化,可得到较高纯度的支持细胞;结合罗丹明123染色法、AKP染色法、吖啶橙染色法与油红O染色法可有效鉴定支持细胞.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克隆鹅雄激素受体基因(Androgen receptor,AR),并了解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狮头鹅为试验材料,采集下丘脑和睾丸组织样品,提取RNA逆转录后进行AR基因克隆,并用RACE扩增其cDNA全长序列,其它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AR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AR基因全长cDNA序列,共得到4个转录本.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进行分析,发现狮头鹅AR基因在禽类和哺乳类动物中同源性较高,说明该基因在禽类和哺乳类进化保守.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R基因在狮头鹅12个组织中均有表达量,其中在腿肌、胸肌和睾丸表达量较高,表明AR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狮头鹅公鹅的肌肉生长与繁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马岗鹅天然免疫受体TLR4基因特点及该基因在马岗鹅脏器的表达差异,研究扩增马岗鹅脾脏中的TLR4基因并测序,分析和预测TLR4基因核酸和蛋白特征,应用real-time PCR检测TLR4 mRNA在马岗鹅体内脏器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马岗鹅的TLR4基因大小为2 611 bp,编码氨基酸843个,分子质量为96.17 ku,理论等电点为7.55,含有3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蛋白整体表现为疏水性;相似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马岗鹅的TLR4基因与绿头鸭、原鸡等禽类动物有着较高的相似性;TLR4基因在马岗鹅的脾、法氏囊、胸腺、肺、肠等富含淋巴组织或细胞的器官中相对转录量较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马岗鹅的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