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纯天然有机肥料——植物生根粉MBT不同喷施浓度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植物营养剂可明显促进茶树芽叶生长,可使茶叶增产7.9%-22%;能明显降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值降低,改善了茶叶的滋味。喷施适宜浓度为150mg/kg,每7天施一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善茶叶嫩芽识别困难的问题,提高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茶叶嫩芽的识别是实现茶叶自动化采摘的核心技术之一,而茶叶嫩芽生长的姿态以及采集图像时的拍摄角度等条件都会对茶叶嫩芽的识别带来困难,造成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X茶叶嫩芽检测算法SS-YOLOX,该方法能准确地对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茶叶嫩芽进行识别、分类。该方法通过添加注意力模块(Squeeze and excitation,SE)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改善小目标漏检问题、引入Soft NMS算法改善检测框重叠度较高时的打分机制,提高模型对不同场景下嫩芽的识别能力。【结果】消融试验表明,引入Soft-NMS算法、SE模块均能提高YOLOX模型模型的检测精度,以引入SE模块提升较为明显。通过不同嫩芽图像对比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SS-YOLOX模型的均值平均精度mAP比原YOLOX模型提高2.2%,达到86.3%,表明经过改进后,模型的识别能力得到提升。在目标嫩芽数量较多的情况下,SS-YOLOX模型能有效地降低漏检率和错检率。【结论】SS-YOLOX模型能准确识别茶叶嫩芽,且识别效果更好,可为茶叶智...  相似文献   
3.
茶叶斑蛾属鳞翅目斑蛾科,以幼虫咀食茶树叶片为害,是茶树叶部害虫之一。本文主要从茶叶斑蛾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3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茶农或技术员提供更直观的害虫识别与科学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生物有机肥料——“德威乐”植物营养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植物营养剂可显著促进茶树芽叶生长,增加单位面积内萌芽数量和正常芽比例,使茶叶增产9.9%~38.3%;能明显增加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的含量,酚/氨比值降低,改善了茶叶的滋味品质。喷施浓度以300-500倍为适,每轮茶喷施一次。  相似文献   
5.
德威乐植物营养剂的生产工艺及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威乐植物营养剂是一种新型、高效、环保、无公害的叶面肥,介绍了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及主要营养组成。通过多点、多品种的田间试验,探讨了德威乐植物营养剂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威乐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吸收,能使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均衡,实现速效性和长效性的平衡,具有现代农业中新型高效生物肥料的特点,对茶叶、蔬菜、沙田柚、水稻等均有不同的增产效果,并能显著改善农作物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运用根构型不同的大豆品种与玉米进行间作,比较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结果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间作作物的生物量、氮磷含量都显著好于单作。玉米与浅根型大豆品种巴西10号间作,间作优势大于与深根型大豆品种本地2号。说明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间作系统的氮磷养分竞争比率表明,玉米/大豆这类豆科/禾本科间作组合的优势主要来自对氮的优势性吸收,而玉米与不同基因型大豆间作的优势差异则主要来源于对土壤磷吸收的差异。浅根型大豆品种不仅有利于两种间作作物对土壤磷的吸收,同时还有利于对氮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随着海南省“禁塑令”的实行,橡胶树芽接苗的传统塑料芽接绑带不可再使用,在橡胶 树芽接工作中亟需使用可降解材料作为芽接绑带。【方法】探讨不同芽接工使用巴迪可降解膜作为芽接绑带, 比较传统塑料薄膜和巴迪降解膜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苗和小苗芽接苗的芽接成活率、抽芽率、接穗生长势的影响。 【结果】在橡胶树籽苗芽接苗中使用传统绑带的芽接成活率为 47.33%~70.70%、抽芽率为 90.00%~99.53%, 使用巴迪降解膜的芽接成活率为 35.32%~57.00%、抽芽率为 86.18%~92.56%,可见使用传统绑带的芽接成活 率和抽芽率极显著高于巴迪降解膜。第 1 蓬叶中使用传统绑带的叶蓬距为 19.24 cm、显著高于使用巴迪绑带 (18.06 cm),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第 2 蓬叶中,使用传统绑带的茎粗(4.62 mm)显著高于巴迪降解膜 (4.09 mm),而使用巴迪降解膜的蓬距(11.27 cm)显著高于传统绑带(9.88 cm),其他接穗的生长指标无显著 差异。 在小苗芽接苗中,使用传统绑带 的芽接成活率为 92.70%~98.09%、抽芽率为 93.64%~99.75%,使用巴迪降解膜 的芽接成活率为 73.33%~86.67%、抽芽率为 92.50%~96.85%,可见使用传统绑带的芽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巴迪 绑带,抽芽率均达到 90% 以上,接穗的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巴迪降解膜显著降低橡胶籽苗和小苗 的芽接成活率,显著影响籽苗芽接苗的抽芽率和接穗的生长势,对小苗芽接苗接穗的生长势没有显著影响,芽 接工的芽接技术也是影响芽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巴迪可降解膜还不能广泛应用于籽苗芽接,可适当应用 于橡胶树小苗芽接。  相似文献   
8.
概述惠州地方特色茶的生产历史、主要产茶县(区)及茶叶生产现状,并采集惠州地方特色茶代表性绿茶、红茶、紫芽茶及代用茶(甜茶、辣木茶)样品,测定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结果显示,惠州客家炒青绿茶含茶多酚21.27%~42.28%、氨基酸1.66%~5.48%、咖啡碱1.80%~3.57%、可溶性糖2.57%~5.75%,水浸出物含量38.22%~53.53%,酚氨比4.96~18.28,其中紫芽茶含花青素1.11%~1.50%(为非紫芽茶的1.69倍),其生化品质特点与广东梅州、河源等地的客家炒青绿茶相近;新近开发的惠州红茶生化品质符合红茶标准,有待进一步发展;甜茶、辣木茶内含物丰富,具有一定保健功效,且多酚、咖啡碱含量低,开发营养功能产品前景好。  相似文献   
9.
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分析幼龄茶树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状况、茶叶生长、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方法】采用两个大豆品种和两个茶树品种,分春、夏两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基地酸性土茶园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调查了茶、豆间作对土壤pH、氮、磷、钾、钙、镁等养分状况,茶树株高、株宽及百芽重等生长指标以及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结果】幼龄茶园中间种大豆,大豆秸秆回田后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能显著降低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全氮含量;茶、豆间作能有效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增强幼龄茶园的树势、培养树冠,为成龄茶园的丰产打下基础;茶、豆间作还能有效改善茶园小气候、减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从而显著地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结论】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在增收两季大豆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茶园滴灌施肥的增产提质及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设计3个不同氮素用量(450、300、150 kg/hm2),研究了茶园滴灌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比对照增产3.4%~9.3%,施氮量与产量间呈明显正相关,以年施氮量300~450 kg/hm2产量较高,滴灌施肥对茶叶品质影响不显著。滴灌施肥处理成熟叶含氮量显著高于对照,且季节性差异明显,秋茶﹥夏茶﹥春茶,滴灌施肥可促进茶树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施肥方式对土壤pH值影响显著,滴灌施肥处理土壤pH值明显高于对照,可能因其氮素利用率较高而有助于减弱无机氮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