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0篇
  5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和本刊记者就稻田生态渔业的有关问题采访了贵州省委副书记黄瑶。 在谈到稻田生态渔业对贵州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时,黄瑶介绍说,贵州省有1100多万亩稻田,其中可养鱼稻田有800多万亩,由于气候比较好,发展稻田生态渔业占有一定优势。近几年,贵州省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其中重点推广了稻田生态渔业技术,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00年贵州省在26个县的153个村推广了该项技术,平均每亩产鱼120公斤,水稻产量515公斤,…  相似文献   
2.
以用千分尺测量长度为L=45mm的工件为例,阐述了千分尺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计算方法,并给出用千分尺测量该工件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 北京市俸伯鸡场是年饲养二十七万只商品蛋鸡的集约化鸡场。鸡群饲养在密闭式的鸡舍内。密闭式鸡舍又称无窗鸡舍,鸡舍内的小气候通过各种设施控制与调节。人工控制环境因素,可以消除或减少严寒、酷暑、急风骤雨等一些不利因素对鸡群的影响,为鸡群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生活环境,使家禽有可能在高产稳产的  相似文献   
4.
天然VE与合成VE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VE是动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天然VE和合成VE,二者在生产工艺、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全球日益变暖带来的干旱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全球水资源需求迅速膨胀,水资源紧缺制约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为了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高精准农业灌溉,设计了一套无线自动控制的树苗灌溉系统,基于S3C2410A微处理器、移动数据业务,可以通过动态人机界面将采集到的数据展现给操作人员。系统运行结果表明:灌区监控系统具有设计合理、运行可靠、实用性强的特点,很好满足了树苗无线自控灌溉的要求,解决了传统灌溉水资源浪费大、稳定性差的问题,在树苗灌溉方面有很高的实际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外发酵法,研究了0.2%、0.5%和0.8%酵母多糖对乳酸菌EA-1发酵液pH值及乳酸和SOD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前期(48h以前)各处理组发酵液的pH值高于对照组,而乳酸和SOD浓度低于对照组,提示发酵前期酵母多糖对乳酸菌的乳酸和SOD产生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酵后期(72h之后),各处理组pH值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发酵96h和120h时,0.5%和0.8%酵母多糖处理组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酵96h后各处理组乳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发酵后期酵母多糖能促进乳酸菌的发酵产生乳酸。发酵96h,0.2%和0.5%处理组SOD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120h各处理组SOD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发酵后期酵母多糖能促进乳酸菌产生SOD。  相似文献   
7.
电偶腐蚀和缝隙腐蚀的发生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电偶腐蚀和缝隙腐蚀的定义、发生原理、常见形式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芝麻黄化突变体YL1的叶片解剖学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艳  周芳  李俊  杨敏敏  周婷  郝国存  赵应忠 《作物学报》2017,43(12):1856-1863
表型性状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芝麻地方种质"庙前芝麻"中发现了能够稳定遗传的黄化突变体YL1,对该突变体的叶片解剖特征、光合特性及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表明,突变体YL1黄化心叶和平展叶在各个发育时期的叶绿体结构均与同时期野生型存在明显差异,下表皮气孔保卫细胞数是正常叶的2倍左右。YL1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只有同时期正常含量的30%~40%,叶绿素b含量只有正常叶的20%;光合速率在初花期及以前均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叶,但到终花期与正常叶相当;YL1的生育期和初花期显著推迟,株高和单株蒴果数明显降低,每蒴粒数和千粒重略微降低。显微观察表明,YL1的叶绿体形态结构发育不规则,基粒和基粒片层数目明显少于野生型,使得叶绿素含量过低,属于叶绿体发育异常导致的叶绿素缺少型突变体。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红茶标准样及安化群体种与黄金茶等三种不同嫩度红茶样进行了香气感官品质评价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芽头红茶样品中醇类含量占比最高,呈现出馥郁高长的鲜甜香;一芽一叶红茶样品中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含量居中,多表现为纯正较浓的甜香;一芽二叶茶样样本间差异较大,碳氢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在标准样品中占比较高,其花香明显,在安化...  相似文献   
10.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鲜叶原料分级是其中重要工序之一。当前,茶叶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传统滚筒式鲜叶分级机进行分级,对于机采作业而然,存在着鲜叶分级等次少、分级效果差、损伤率高、不方便收集等系列问题,难以适应机采鲜叶的分级要求。针对于这一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螺旋导向鲜叶分级机构。本设计增加了筛筒长度,将鲜叶筛选分为四级,增加了分选等级;同时,通过筛筒内设置的双螺旋导向叶片的阻隔作用,延长筛选时间,提升筛选质量,通过改变筛筒形状结构,选用新型复合材料和不锈钢材料,降低机械对鲜叶的损伤率;其次,采用抽屉式的收集结构,更方便筛选后鲜叶的收集。此外,采用风机进行初步分选,减少了鲜叶分级后短碎叶含量,提升了后续分选效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改进设计,有望整体提升鲜叶筛选的效率及分级效果,从根本上解决机采鲜叶的分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