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清竹  吴长德 《养猪》2023,(1):83-88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仔猪腹泻甚至死亡的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体。本试验对辽宁某规模化猪场3日龄腹泻仔猪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腹泻仔猪肝脏中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经16S rDNA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序比对,与GENBANK登录号为CP031919.1(血清型为O145大肠埃希菌)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44%,表明分离菌株为血清型O145大肠埃希菌;动物试验结果:分离菌36h内引起感染小鼠全部死亡,说明分离菌株为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分离菌株携带iusD、iss、FimH等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敏感,对阿米卡星中敏,对多黏菌素B、头孢唑啉、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大观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多黏菌素E、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唑和多西环素等11种药物均呈现耐药;耐药基因检测:分离菌株携带aac(6′)-Ⅰb、aac(3′)-Ⅱ、TEM、qnrS、ermB等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2.
应用PCR技术扩增获得蚓激酶成熟肽基因,并按相应的阅读框架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下游。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株,分别在1.0mmol/LIPTG、37℃和0.1mmol/L IPTG、28℃条件下诱导,蚓激酶成熟肽-GST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且后者得到了可溶性蛋白。经SDS-PAGE证实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产物相对分子量与预期的53kD相符。并且以等电点和亲和层析的方法对表达出的可溶性蛋白进行了纯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动物疫病病原复杂,疫情形势严峻,现有兽医实验室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面对日益艰巨的动物防疫工作,功能完善且具备高水平检测能力的兽医实验室将成为中坚力量。本文以达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建设为例,提出一些完善兽医实验室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查明辽宁地区整合子在猪源大肠埃希菌中的分布及整合子携带耐药基因盒的种类,可为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整合酶基因PCR扩增法检测整合子,并对整合子可变区进行扩增测序。结果表明,71.43%(40/56)的菌株为Ⅰ类整合子阳性,1.79%(1/56)的菌株同时为Ⅰ类和Ⅱ类整合子阳性,未检测到Ⅲ类整合子;87.8%(36/41)的菌株表现为Ⅰ类整合子可变区扩增阳性,扩增产物大小在116bp~2 307bp之间,100%(1/1)菌株表现为Ⅱ类整合子可变区扩增阳性,大小为2 106bp;整合子可变区含有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aadA1、aadA2、aadA5、aadA22、aadB、aacA4和sat2),编码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dfrA1、dfrA12、dfrA17),编码对氯霉素抗生素耐药的基因(cmlA1、cmlA6)。因此,整合子在大肠埃希菌中广泛存在,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主要携带编码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和氯霉素耐药基因盒。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氯霉素类耐药菌株主要耐药基因的流行及分布情况,为猪大肠埃希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5株氯霉素类耐药菌株进行cat1、cmlA基因检测,并对cat1和cml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对耐药基因的检测发现,cat1、cml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32%和84%,8株同时检出cat1和cmlA基因。因此,在辽宁地区cmlA基因在猪源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中普遍存在,cmlA介导的泵出机制是辽宁地区氯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其次为cat1基因,与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灭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Dicers酶类、Argonautes蛋白以及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s,RDRs)是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机制中重要的核心蛋白,但在谷子(Setaria italica)中尚无系统报道.为了研究谷子中与RNA干扰相关酶类基因的特征,本研究对谷子的RNA干扰相关酶类基因家族进行了蛋白质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预测、蛋白质保守基序、基因保守结构域、基因家族成员间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组织特异性表达谱分析.研究共发现24个与谷子RNA干扰相关酶类基因,包括7个DCL(Dicers),13个AGO(Argonautes),4个RDRs.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这些家族被分为3个进化支.同一家族基因成员具有共同的保守结构域.虽然大多数基因可同时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叶、茎和穗中表达,但其在各时期的穗和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详细探讨这些基因在谷子生殖和生长发育中的表观遗传修饰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辽宁猪源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辽宁省不同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病的流行和耐药情况,无菌采集临床疑似大肠杆菌病病死猪或患病猪病料65份,经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试验,共分离到65株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100%。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筛选和确证试验,结果显示,辽宁地区分离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菌株占98.46%,其中对四环素、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3.33%、81.54%和80.00%;对甲氧苄啶、磺胺异恶唑、氯霉素、恩诺沙星耐药性较高,分别为74.29%、74.29%、69.23%和68.57%;对米诺霉素及多粘菌素B较为敏感,耐药率仅为10%和9.23%;分离株多药耐药率较高,达92.31%。ESBLs确证试验结果发现,辽宁省分离株中29.23%的菌株能产生ESBLs。说明辽宁地区猪大肠埃希菌流行情况较为广泛,耐药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是目前兽医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用于禽流感和新城疫的毒株鉴定及血清中感染或免疫抗体的检测。此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操作方便、可同时进行大量样本试验、对试验环境要求不高等优点;但HA-HI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甚至能严重影响试验结果,本文将这些因素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 牛胃肠炎病的发病原因 1.1 饲料方面 养殖户没有将牛饲料方面的问题重视起来,导致牛群中部分牛处于过度饥饿状态中,或者是养殖户给牛喂食了过热或者是过凉的饲料,而牛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便会诱发胃肠炎病,而长期在饲料中添加瓜果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也会形成诱发牛胃肠炎病的病因,同时要注意禁止使用泔水,泔水是导致多种牛疫病形...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评估达州市兽医系统各实验室的检测能力,2018—2022年达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辖区内7个县级兽医实验室开展检测能力比对工作。比对结果显示,2018—2022年达州市兽医系统实验室的总体检测结果准确率为95.18%,各年度平均正确率在85.71%~100%,总体准确率较高但稍显不稳定。达州市县级兽医实验室能较好掌握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可满足非洲猪瘟等主要动物疫病检测需要,但不同区域实验室检测水平不一,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HA-HI)检测的准确率较低。建议当地县级兽医实验室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行动,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检测能力,为达州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