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奶牛场发情监测设备数据的综合分析,探究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胎次、季节、泌乳水平等因素对发情行为的影响,提高牛场数字化管理水平。本研究采集了2018年7月—2019年8月北京延庆某奶牛养殖场315头产后母牛首次发情信息,共计20475项相关数据,包括发情日期、活动量、反刍量、胎次、产奶量等,运用Excel整理数据,结合SPSS 21.0软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奶牛发情当天活动量极显著增加,由发情前的168.25步/h增长到363.3步/h(P<0.01),反刍时间显著下降,由发情前的505.1 min/d下降至431.1 min/d(P<0.05);春、夏、秋、冬四季发情奶牛分别占总发情牛数的35.0%、22.6%、14.8%和27.4%,其中,秋、冬两季奶牛首次发情时活动量及反刍时间变化显著;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发情时发情行为呈减弱趋势;高产奶牛活动量及活动量变化量均显著低于中产奶牛和低产奶牛。综上,在分析使用发情监测数据时,应综合考虑季节、胎次、泌乳水平等影响因素,以便科学利用现代数字化监测系统提高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揭发率与配种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苜蓿总黄酮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和底物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产气法,通过一种苜蓿总黄酮不同梯度对瘤胃发酵和底物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添加剂量,分别将6种不同品种苜蓿总黄酮(S1~S6)按适宜剂量添加至0.5 g TMR中,加入75 mL的微生物培养液,置于恒温培养箱(39℃)中培养24 h,并记录0、2、4、6、9、12、24 h时间点的产气量。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液中pH、NH3-N、VFA、氧化还原电位以及底物干物质降解率。【结果】不同比例苜蓿总黄酮的发酵液中,在24 h时产气量,0.4%、0.6%和0.8%组的产气量显著大于1%、1.2%组和对照组(P<0.05);氧化还原电位在0.8%组时,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TVFA在0.8%组时,显著大于其他实验组和对照组(P<0.05);乙酸在0.8%组时,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2)不同品种苜蓿总黄酮发酵液中,24 h时的产气量与降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中的NH3-N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S6、S5、S3组中的还原电...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从黄酮类营养活性物质角度对不同来源燕麦草进行质量评价与相关性验证.以18种不同来源燕麦草(S1~S18)作为研究对象,采用NaNO2?Al(NO3)3?NaOH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燕麦草黄酮特征图谱,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进行质量评价与相关性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燕麦草...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一类具有抗炎、抗氧化、提高免疫能力的天然活性物质。目前,许多研究证实饲粮中添加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本文总结了黄酮类化合物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及其改善乳品质的主要作用途径。经文献总结发现,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促进乳成分前体物合成与利用、调节瘤胃微生物结构、影响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提高机体免疫系统机能和减少饲料霉变这5种途径来影响乳品质。本文还针对以上作用途径结合目前黄酮类化合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构建燕麦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试验于2017—2019年,从我国京津冀等地区的牧场及种植基地收集了80份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和不同成熟度的燕麦草,参照燕麦草常规营养成分国标检测方法测定采集80份样品中水分(MSTR)、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养殖业的饲料配方主要结构以玉米和豆粕为主,对豆粕进口量需求较大。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蛋白质饲料原料的价格大幅上涨。为促进畜牧业发展,保障我国饲料的供给及质量安全,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提效减量、开源替代”的任务部署,豆粕减量替代成为当今畜牧业饲料发展的聚焦工作和重要方向。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豆粕减量替代技术的应用和新型蛋白质饲料的开发前景,以期为我国低蛋白质饲粮技术的推广和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