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雌激素对雌性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起决定性的作用,雌激素的重要生理作用之一就是调控生殖器官和一些外周组织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有研究表明过量的雌激素是一些疾病发生的可能诱因,大量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与乳腺、子宫内膜和卵巢的癌变相关。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霉菌毒素是一种存在于动物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由不同类属的真菌所产生的结构各异的二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有毒代谢产物,对动物机体最重要的危害作用是抑制动物机体的免疫机能,导致动物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00份猪血清样品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竞争ELISA)方法进行猪瘟免疫抗体检测。采用IHA方法,以抗体效价≥2~5为合格标准时,其抗体合格率为95.3%;采用竞争ELISA方法,以阻断率≤50%为阳性标准时,其抗体阳性率为93.6%,两种检测方法总体一致符合率93.0%,经X~2检验,两者差异不显著,说明IHA方法和竞争ELISA方法皆可用于检测猪瘟免疫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由于鸭疫里默氏菌(Rimerella anatipestifer,RA)分布的广泛性以及引起鸭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鸭疫里默氏菌进行研究、分型鉴定,对预防和控制该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血清分型鉴定方法、诊断方法、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15只处于发情周期不同时期(发情前期、发情期、间情期)的Wistar雌性大鼠和25只不同处理组(假手术组、卵巢摘除组、卵巢摘除+20μg/kg雌二醇组、卵巢摘除+100μg/kg雌二醇组、卵巢摘除+500μg/kg雌二醇组)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浓度,并采用瑞氏一姬姆萨染色方法计数子宫内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数量。结果显示,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在发情期最高,间情期最低。子宫内EOS数量在发情期最高,间情期最低。卵巢摘除后,血清中雌二醇浓度降低;补充雌二醇后,血清雌二醇浓度明显升高(P〈0.05)。卵巢摘除后子宫内EOS数量也明显降低;补充雌二醇后,EOS数量显著增加(P〈0.05)。提示,随着血清雌二醇浓度的升高,子宫内EOS数量呈递增趋势,也就是说,外源性雌二醇对子宫内EOS数量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研究雌激素和孕酮对卵巢摘除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和孕酮与子宫内肥大细胞之间的相关关系。35只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成7组:假手术组(SHAM)、卵巢摘除组(OVX)、卵巢摘除+雌二醇E2(OVX+E 20 μg、OVX+E 100 μg、OVX+E 500 μg)、卵巢摘除+孕酮P4(OVX+P 2 mg、OVX+P 10 mg)。动物处理7 d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用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结果显示:①OVX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最低,雌二醇处理后, OVX+E 20 μg组雌二醇浓度比OVX组升高97.13%、OVX+E 100 μg组比OVX组升高204.84%、OVX+E 500 μg组比OVX组升高936.45%;孕酮处理后,孕酮浓度OVX+P 2 mg组比OVX组升高77.25%、OVX+P 10 mg组比OVX组升高235.25%,各组差异均显著(P〈0.05)。②雌二醇处理后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数量减少, 与OVX组比较,OVX+E20 μg组减少32.65%、OVX+E 100 μg组减少64.50%、OVX+E 500 μg组减少74.49%;孕酮处理后,OVX+P 2 mg组比OVX组增加66.73%、OVX+P 10 mg组比OVX组减少70.67%。除OVX+E 20 μg组外,各组与OVX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随着血清中雌、孕激素含量的升高,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的数量呈递减趋势,提示雌激素和孕酮对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的数量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艺娟 《养猪》2020,(1):105-106
为掌握漳州地区牲畜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查找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风险。2017—2019年连续3年对漳州市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的猪、牛、羊进行问卷调查并抽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总样本15151份,平均阳性率为0.16%,2017—2019年阳性率从0.30%下降至0.08%。各种类牲畜阳性率也各不同,其中猪阳性数14份,阳性率为0.50%;羊阳性数10份,阳性率0.14%;牛阳性数为0份,阳性率0。猪、羊散养户的阳性率均比规模场高。该调查为漳州地区下阶段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及净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又称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PI),是由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1])。它主要发生在后备猪及6~20周龄的生长肥育猪,临床表现为间歇性下痢、食欲下降和生长缓慢等~([2])。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床型。急性型又称增生性出血性肠病(PHE),可引起后备母猪及肥育晚期的猪只出血性下痢,甚至突然死亡~([3])。慢性型和亚临床型主要包括猪肠腺  相似文献   
9.
2017年龙海市收集35头病死猪的扁桃体、肺脏、脾脏等组织,送到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验室,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对猪瘟病毒(CSF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35份样品中猪瘟病毒(CSFV)单一感染阳性6份,阳性率为17.14%;猪圆环病毒2型(PCV2)单一感染阳性9份,阳性率25.71%;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13例,混合感染率为37.14%。猪瘟病毒(CSFV)总阳性19份,总阳性率为54.28%;猪圆环病毒2型(PCV2)总阳性22份,总阳性率为62.85%。可见,龙海市部分猪场存在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且此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较为严重,相关业者务必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