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及药敏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耐药现状,对2009年以来新疆、浙江、山东、内蒙古和上海五省区不同地方分离的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临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新疆分离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四环素耐药,22%的菌株对头孢西丁耐药,43%的对氯霉素耐药,64%的对环丙沙星耐药,58%的对庆大霉素耐药;其它4地区分离株耐药情况更为严重,除头孢西丁以外,对其它9种抗生素均耐药。对菌株的多重耐药情况分析发现,新疆分离株中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占86.1%,对10种抗生素完全耐药的占17.4%;而内地分离株的数据为100%和38.2%。此外,在试验中鉴定出3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疆19株,占新疆菌株的22.1%,内地四地区14株,占内地分离株的41.2%。结合2005~2009年间发表的相关耐药数据的分析结果,研究显示,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多重耐药,且出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在不同地区分离株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研究还发现,新疆分离株与浙江、山东、内蒙古和上海四地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有较大差异。此外,在整理药敏试验资料时,发现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中,药物的选择没有遵循选药规则,试验操作不规范和试验结果的报告不规范等问题,对此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供试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新疆5个地区8个奶牛场乳房炎奶样中分离的101株β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随机选64株用小鼠进行毒力测定,同时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分别以3个随机引物进行基因相关性分析,建立种系进化树。结果表明,55%的菌株对小鼠具有较强毒力(可致小鼠2/3死亡),且在乌鲁木齐、奎屯和伊犁地区占据优势。基因相关性分析表明,当相对基因相关性为0.35时,被检测菌株主要分布于6个进化群,86.5%的菌株分布在A、B、C和E4个进化群。其中,50%菌株属于A群,13.5%属于B群,5.8%属于C群,17.3%属于E群。从地区分布可见,乌鲁木齐、伊犁和奎屯地区分离的菌株分别有69.6%、61.1%和71.4%分布在A群;昌吉3个牛场48%、24%的分离菌株分布在B群和C群;库尔勒牛场35.7%、57.1%的分离菌株分布在A群和E群。26株对小鼠具有致死性的菌株分布在A群,这些菌株占致死小鼠菌株的74.3%。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新疆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流行血清型,本研究采用玻板凝集和双重PCR方法对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乳样中分离的1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表明荚膜多糖5型占10.26%(12/117),8型占13.68%(16/117),336型占64.96%(76/117),未分型菌株占11.11 %(13/117).该研究为新疆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菌株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评价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用于筛选免疫保护性菌株的技术方法,选取小鼠腹腔攻毒方法确定的强毒力和弱毒力菌株各3株,经小鼠后腿肌肉注射不同剂量,比较20 d的临床病变差异,确定小鼠后腿内侧肌肉注射0.25 mL、OD600=0.6的剂量可以评价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利用该方法比较了6株强毒力菌株的毒力差异,并用于2株免疫保护性菌株的筛选。结果证明建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评价方法可以精确、客观比较不同菌株毒力差异,并可用于免疫保护性菌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用粪便虫卵计数(EPG)和动物体内蠕虫计数法对新疆3个不同地区的16只绵羊直肠粪便中的线虫虫卵和胃肠道线虫进行研究表明,在同一地区,绵羊直肠粪便中EPG与体内线虫荷虫量基本呈正相关;但不同季节、不同虫种的感染以及不同年龄之间卵与虫相关性的比值变化较大;粪便虫卵与体内成虫的高峰期也不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新疆地区奶牛乳房炎病例中大肠杆菌的种系分类群及其基因相似性,从新疆4个地区7个牛场奶牛乳房炎奶样分离的大肠杆菌中选出90株,用PCR扩增具有种系分类群标记的chuA、yiaA基因和TSPE4.C2 DNA片段.试验结果显示,所检测菌株中A群占93.33%,B1群占6.67%,未检测到属于B2和D群的肠外毒力株.进一步用RAPD技术分别以3个随机引物对这些菌株进行基因相似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当相对基因相似性为0.25时,被检菌株分为10(A-J)个亚群,其中41.1%的菌株属于A亚群,21.1%的属于B亚群,17.8%的属于C亚群,其它20%的菌株不均匀的分布在7(D-J)个亚群中.其中,乌鲁木齐周边3个牛场50%的菌株、伊犁地区55.6%的菌株分布在A亚群,昌吉地区2个牛场66.7%分离菌株平均分布在A亚群和B亚群,库尔勒地区牛场25%分离菌株分布在A亚群,58.3%分布于C亚群.根据种系分类群标记研究结果显示,本次从奶牛乳房炎奶样中分离出的被检菌株均属于共生性大肠杆菌.基因相似性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菌株分布在3个亚群中,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的基因相似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绵羊粪便中毛圆线虫卵培养和感染性幼虫分离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比较毛圆线虫卵培养和感染性幼虫分离的几种方法。方法 采用培养中添加锯末,蛭石培养羊粪及分离幼虫用纱布袋浸泡、贝尔曼分虫法、广口罐分离法。结果 在绵羊粪便毛圆线虫卵的培养中,用锯末作为添加物较蛭石作添加物,幼虫的孵化率提高1.8倍,两者差异显著(P≤0.05);用纱布袋浸泡法进行粪便培养物中感染性幼虫的分离,较贝尔曼分虫法提高3.7倍;较广口罐分离法提高2.6倍。结论 以上方法分离的感染性幼虫再经蔗糖垫层离心提取后,可得到纯净、高密度的活性虫体。  相似文献   
8.
2000年新疆畜牧科学院从丹麦皇家农业和兽医大学引进了Duddingtonia flagrans菌株,经过3年多的研究,对该真菌进行了实验室驯化、基础培养、生物学特性和体内外捕杀新疆牛羊胃肠道线虫的效果检测。结果表明该真菌具有与国外研究一致的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嗜线虫真菌D.flagrans经培养后产生大量的厚垣孢子能通过动物的胃肠道不被消化而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该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