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原特征1.1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病毒形状、发病特征、临床病变、流行规律等方面极其相似,且二者均属于冠状病毒,而轮状病毒则属于呼肠孤病毒,但三者均为RNA病毒。  相似文献   
2.
动物检疫是保证消费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动物疾病防控的重要措施。做好动物检疫工作可以使动物疫病的爆发率得以降低,使畜牧业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动物检疫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动物检疫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犬流感是由犬流感病毒(canineinfluenzavi-rus,CIV)引起的以体温升高、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是犬新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1].近年来,A型流感病毒对犬和猫的感染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2004年1月, H3N8型犬流感病毒首次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赛犬中被发现[1],该病毒遗传性和抗原性与当时的H3N8马流感病毒非常相似[2].陆续地,在韩国,禽源H3N2亚型病毒引起犬呼吸道感染甚至犬的致死性感染相继被报道[3].由于犬和人的接触比较密切,流感病毒通过在哺乳动物宿主体内的适应使其更容易获得感染人的能力.所以犬流感病毒一旦获得在犬中持续传播的能力,这将对犬的保健、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犬流感的研究具有较深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宰后检疫是肉品卫生检疫的重要环节,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宰前检疫只能剔除一些具有体温反应或症状比较明显的病畜,对处于潜伏期或症状不明显的病畜则难以发现,往往随同健畜进入屠宰过程。这些病畜只能通过宰后检疫,直接观察胴体、脏器所呈现的病理变化和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5.
创新模式实现屠宰全程监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08年10月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160万头生猪屠宰厂入驻济源,2009年8月5日建成投用,揭开了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对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进行全程监管的新篇章。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坚持"动物检疫与企业生产同步"的服务和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I群冠状病毒的成员。目前对于PEDV感染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2007年猪氨基肽酶(p APN)被证实为PEDV的功能性细胞感染受体,继而又有研究从数量上证实增加p APN的密度可以增大PEDV感染率。PEDV基因组长为27000~33000个核苷酸(nt),靠近3’端5kb区域内有5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种结构蛋白:S蛋白、E蛋白、M蛋白和N蛋白,位于E基因上游的ORF命名为ORF3,编码一个未知功能且具有多态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关系公共卫生和人民生命安全,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但是在动物疫病防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养殖业经济效益,并且涉及到社会稳定和人类的健康.文章主要介绍了动物疫病防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克珠利在雏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单次给药后雏鸡体内地克珠利的血药浓度,研究其药动学规律。方法44羽雏鸡按10mg/kg.BW经口单次灌服地克珠利预混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流动相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流速1.0mL/min,分流比57:20:23,固定相为TC-C18柱,检测波长280nm,测定地克珠利血浆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在0.3125~20μg/mL范围内,地克珠利血药浓度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0.16μg/mL,回收率在79.75%以上,日内RSD小于5.68%。单剂量给药后地克珠利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血药浓度峰值(Cmax)32.97μg/mL,达峰时间(Tpeak)1.64h,消除半衰期(T1/2β)24.2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349.47(mg/L)·h,血浆清除率(CL)0.03mg/kg·h。结论地克珠利在雏鸡体内代谢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模型,药物吸收比较快和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9.
猪瘟(HC)作为一类传染病,是农业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强制免疫、重点控制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也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传染病种.我国加入WTO后,HC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壁垒,使之上升为政治病、经济病.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该病的防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制开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近年来,HC疫情却在生产中有所反弹,因此,必须正确分析新形势下的猪瘟防治,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猪瘟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南省牛支原体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于2016年1—12月从河南省各地发生肺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的牛场采集肺、鼻拭子、牛奶、子宫积液等病料共计257份,分离鉴定牛支原体,并对其中1株分离自济源市某大型奶牛场的牛支原体HNMB1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出87株牛支原体,分离率高达33.85%。HNMB1株在培养基中高效增殖,菌液浓度可达3.2×109cfu/m L;攻毒死亡率为75%,对犊牛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该菌株制备的疫苗对牛支原体的攻毒保护率为100%。可见,HNMB1菌株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牛支原体的疫苗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