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疾病,是造成犬及部分食肉目动物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犬瘟热病毒感染犬产生抗体的规律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犬在出生后约35 d就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需要人工对其进行预防免疫,以获得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犬瘟热病毒在进入机体后,引起以胸腺依赖性的B2细胞所介导的体液免疫为主,初次免疫应答产生的Ig M稍多于Ig G,再次免疫应答时记忆性B细胞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在很短时间内使得特异性Ig G抗体达到较高水平,且在机体内维持很久的时间。通过掌握Ig M和Ig G抗体产生的量及变化规律,可以诊断疾病发生的过程,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黄芪多糖不同提取工艺的优缺点,将近年来有关黄芪多糖的溶剂法、酶解法、物理法相关提取工艺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经比较后发现,基于物理原理的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高压脉冲法、组织破碎提取法等新技术,较传统热水浸提法、碱提法、碱醇提取法和酶解法在提取率、提取时间、纯度、能源消耗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并且发现不同方法的协同提取也能明显提高黄芪多糖的提取率。虽然目前这些技术没有被广泛的采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提取工艺成本的下降,应用于黄芪多糖的高效、节能的提取技术会逐步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3.
牦牛主要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以采食牧草为主。研究表明,牦牛消化纤维素的能力远高于黄牛和奶牛,其主要原因在于三者瘤胃内微生物种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牦牛瘤胃内存在着庞大的可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群体,通过分泌纤维素酶,从而对采食的牧草具有极强的降解能力。本文主要对牦牛瘤胃微生物的组成特征、降解纤维素机制、影响因素及对牦牛瘤胃微生物资源利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加强对纤维素菌的利用,将其更加高效地运用于中药发酵等现代化领域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芪药物资源的利用往往仅限于黄芪的根部,而黄芪茎、叶却被大量废弃,造成了药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试验旨在采用益生菌发酵黄芪,研究黄芪根、茎、叶中黄酮类、皂苷类及黄芪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以期高效利用黄芪。采用从鸡肠道分离保存的一株益生菌(FGM),用于发酵黄芪的根、茎、叶。结果显示,经FGM发酵后,黄芪根、一年生茎、两年生茎、一年生叶、两年生叶中粗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77.46%、227.27%、207.11%、170.61%、182.28%;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55.67%、33.68%、30.04%、-8.17%、-6.57%;总皂苷含量分别提高68.50%、55.91%、55.71%、40.93%、46.13%。以上结果表明,利用益生菌发酵可使黄芪各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提高,这对高效利用黄芪、进一步开发传统中药资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