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旦传播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5月,吉林松源某猪场出现疑似猪瘟病感染。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抗体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从吉林省部分地区采集的猪血清中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抗体。结果,212份样品中有94份呈现HEV抗体阳性反应,阳性率高达44.3%。被采集血清的猪未表现临床症状,说明该地区的猪群中存在HEV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3.
1株高致病性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细胞培养方法从临床表现神经症状的死亡仔猪脑组织内分离获得1株病毒,同时对该病毒进行电镜负染观察、昆明种小鼠致病性试验、RT-PCR检测和部分基因测序分析。电镜观察可见细胞培养物中有大量的直径约115 nm的冠状病毒样粒子;接种病毒的小鼠均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死亡率100%;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结果阳性;其S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HEV-67 N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6%。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分离株暂命名为HEV-CC-2007。  相似文献   
4.
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是能够引起人类及动物患病的重要致病菌。本实验测定了白鲜碱对临床22株临床分离氟康唑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实验测定了两药联合应药的分级抑制浓度指数(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值。结果表明,白鲜碱有较好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且与氟康唑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参照GenBank中ORFV的毒力因子CB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该基因片段,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经PCR、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后,转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SDS-PAGE结果可见大小...  相似文献   
6.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中扩增出S1蛋白基因,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GEM-T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TS1。用Ec0R I和Not I双酶切pTS1,回收目的基因S1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到p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SI。用BstX I酶切pPICZαAS1使其线性化,并电转至感受态毕赤酵母细胞GS115。PCR法鉴定阳性重组子,用1%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酵母菌培养基上清中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73000的重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与HEV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血清学反应,表明HEV的S1蛋白片段在毕赤酵母中获得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近年来羊传染性脓疱病在吉林省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PCR方法对2006—2010年间采自吉林省9个不同市县85个养羊户疑似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感染的628份痂皮样本(背部、乳房、四肢以及尾根等部位皮肤)进行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核酸的检测,在各市县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羊的皮肤痂皮样本中均检测到一定程度的ORFV,平均阳性率为24.36%(153/628),其中以1~6月龄羔羊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应用间接ELISA方法对同期采集自上述地区羊群中的2160份血清样本进行ORFV抗体检测,其中有852份呈现0RFV抗体阳性反应,平均阳性率为39.44%(852/2160)。以上结果表明,ORFV在吉林省大部分地区羊群中的感染已经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8.
为解析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orcine 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virus, PHEV)复制和溶酶体酸性环境的相关性,本研究以PHEV感染神经瘤母细胞(N2a细胞)为模型,利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进行检测,发现PHEV感染神经细胞后溶酶体关联膜蛋白1(LAMP1)表达显著升高,病毒能与溶酶体共定位,并使溶酶体体积增大。其次,用溶酶体荧光探针Lyso Tracker Red DND-99标记活细胞溶酶体,结果发现病毒感染神经细胞后溶酶体的酸性增强。再者,用巴佛洛霉素A1(BafA1)阻止神经细胞溶酶体酸化后接种病毒,发现与未处理的细胞感染组相比,胞内病毒含量显著降低,表明抑制溶酶体酸化能够阻碍细胞内子代病毒的产生。本研究结果表明PHEV感染神经细胞后能定位于溶酶体,影响溶酶体的酸性环境,并且揭示了子代病毒的产生依赖溶酶体的酸性环境;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溶酶体与PHEV复制的相关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核受体共抑制因子1(NCOR1)组织分布广泛,可调节基因转录。前期研究表明,与NCOR1功能密切相关的转导蛋白(β)样1X连接受体1(TBL1XR1)在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复制进程中发挥促进功能。为明确NCOR1因子在VSV复制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首先设计并构建靶向Ncor1的shRNA过表达质粒shNcor1。将shNcor1质粒与骨架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表达shNcor1的慢病毒颗粒。用慢病毒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并构建Ncor1基因沉默细胞系。VSV分别感染Ncor1沉默与对照细胞系后,通过Q-PCR和TCID50检测VSV的转录、复制水平。结果表明,Ncor1基因沉默能抑制VSV的转录及复制。此外,当Ncor1基因沉默时,经VSV诱导的干扰素相关基因Ifit1及Ifit2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提示NCOR1对病毒复制的调控与干扰素信号的激活相关。本研究从宿主细胞出发为阐明VS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中扩增出HE蛋白基因,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GEM-T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THE。用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pTHE,回收目的基因HE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p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 HE。用BstXⅠ酶切pPICZαA HE使其线性化,并电击转化至感受态毕赤酵母细胞GS115。PCR法鉴定阳性重组子,用1%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及westem blot分析。结果在酵母菌培养基上清中检测到相对分子量为43kD的重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与HEV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血清学反应,表明HEV的HE蛋白片段在Pichia Pastoris中获得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