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3篇
  免费   672篇
  国内免费   1094篇
林业   862篇
农学   956篇
基础科学   570篇
  1243篇
综合类   4931篇
农作物   796篇
水产渔业   475篇
畜牧兽医   1754篇
园艺   808篇
植物保护   48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508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741篇
  2012年   949篇
  2011年   1002篇
  2010年   891篇
  2009年   846篇
  2008年   777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域,选用5个大气环流模式(GCMs)1970−1999年的逐日输出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使用空间插值降尺度到0.5°×0.5°格网。以格网单元为基础,应用系统误差修订(修正值法或比值法)和多模式集合平均方法(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或等权重平均法EW),训练与验证GCMs输出值并进行综合修订。在此基础上,分析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海南岛近期(2020−2059年)和远期(2060−2099年)农业水热资源,包括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10℃积温、≥20℃积温、年降水量、1月降水量和≥20℃界限温度生长期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GCMs输出值的系统误差和BMA权重系数在格网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且GCMs输出值低估逐日最高气温约3.55℃,高估逐日最低气温约1.19℃,逐日降水量仅为观测值的54.35%。基于格网的综合修订,可有效降低GCMs输出值在空间上的不确定性,BMA与EW的修订结果相似,均优于单一GCM模式。通过格网BMA综合修订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在验证期的相关系数r分别约提升0.10、0.07和0.0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约降低2.38℃、1.01℃和1.01mm;较单一GCM相对观测值的偏差平均约减少3.25℃、1.13℃和25.67mm。未来海南岛农业热量资源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从中部向外围逐渐升高,高温主要分布在南部至西部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增幅全岛较为接近,1月平均气温、≥10℃积温和≥20℃积温的增幅分别表现为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和由中部向外围递减。在时间上,RCP8.5情景下所有农业热量资源均为极显著增加且增温最快,RCP4.5情景为先增加后平缓,RCP2.6情景较为平缓,远期无显著增温。未来海南岛降水资源在空间上转为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格局,南部和北部沿海地区降水变率增加,西部和中部降水变率减少,在时间上无显著变化趋势。随着未来海南岛气候变暖和降水格局的改变,农作物适宜种植面积扩大,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应提前布局,做好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2.
京科甜191是以超甜玉米自交系T68为母本,自交系T6302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果蔬型甜玉米品种。果穗筒型,穗长19.0 cm,穗粗5.3 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6~38粒,粒行整齐。籽粒亮黄色,外观漂亮。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900 kg左右,出籽率约67.4%。鲜籽粒含粗蛋白2.98%,粗脂肪1.37%,总糖6.7%,口感甜脆清爽,皮薄无渣。播种至采收平均85.4 d(天),适宜京津冀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用量(0、15、30、45 t·hm-2和60 t·hm-2)鸡粪源有机肥中Zn在土壤中的积累,以及Zn在黄瓜体内的吸收转运及其在亚细胞各组分中的分布情况,以期为指导黄瓜的安全生产以及鸡粪有机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低用量鸡粪有机肥施用就能显著提高土壤Zn含量(P<0.05),土壤Zn含量最高为140.40 mg·kg-1,均未超出国家安全标准.施用60 t·hm-2鸡粪有机肥显著提高了黄瓜根部和果实Zn含量,黄瓜果实Zn含量变化范围为19.27~23.59 mg·kg-1,但Zn含量均未超过100 mg·kg-1,可以安全食用.无论鸡粪施用量的高低,Zn在黄瓜根、茎、叶和果实各亚细胞组分中均表现为可溶性组分<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壁.60 t·hm-2鸡粪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根部细胞壁Zn含量,且根部细胞壁中Zn含量及所占比例随着鸡粪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壁中Zn在根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54.67%~58.77%.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针对寨卡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寨卡病毒的3’端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寨卡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在1.41×10^1~1.41×10^10^ copies/μ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为1,斜率为-3.502;灵敏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限度为1.41×10^1 copies/μL,是普通PCR的10000倍;特异性结果显示,对CHIKV、DENV和JEV无特异性扩增,特异性强;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重复性好。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寨卡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建立青蒿的SRAP最佳扩增体系,并筛选出SRAP多态性引物,本研究以青蒿叶片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Mg^2+、dNTP Mix、Taq DNA聚合酶、引物和DNA模板5种因素5个水平,对青蒿SRAP反应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蒿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引物0.6μmol/L、Mg^2+2.0 mmol/L、模板DNA 5.1 ng、Taq DNA聚合酶2.0 U、dNTPs 0.25 mmol/L,总体积为25μL。各因素对扩增反应均有不同影响,其中引物浓度的影响最大,dNTPs的影响最小。运用该体系对不同种质资源的青蒿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在3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25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这一结论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进行青蒿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国内外废纸回收利用现状,重点阐述了废纸在建筑填料、制备高附加值纤维衍生物以及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利用研究现状,并针对废纸材料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高吸水率和弱结合界面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不同遮荫强度对几种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宁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5):120-122
以黄金榕、花斑垂叶榕、乳斑榕的苗木为试验材料,来探讨不同遮荫强度苗木生长、水份利用及苗木生长环境的影响,试验表明:一层遮荫网处理的苗木比无遮荫网和二层遮荫网处理的苗木在株高、冠幅、根径以及叶片数目等方面均增长较快,苗木的地下部分、叶和茎含水量均较低。无遮荫处理利用较多水分,以及土壤温度在14:00点左右的时间明显高于所有的遮荫处理。  相似文献   
9.
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省当阳市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不同品种的抗虫性及药剂防治进行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根蛆在湖北1年发生2代,第1代根蛆危害时期为9月8~26日,第2代为9月25日至10月20日,第2代根蛆发生量大,危害严重;不同大蒜品种根蛆危害差异不大;药剂防治以10%地友GR处理土壤防效较好,为88.8%,叶面喷雾以2.5%肯打EC防效较好,为77.7%。  相似文献   
10.
从高架桥区的生态环境、适生种类的选择以及高架桥绿化的养护管理、景观配置模式四个方面对国内的高架桥绿化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对高架桥绿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