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5篇
  24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通过根施、灌根、涂环、虫疤涂泥、喷雾、综合防治等试验,明确了苹果绵蚜防治的关键时期,确定了防效好的药剂,总结出了加强检疫、根施药剂、树干刮涂、树上喷药、全程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苹果绵蚜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以鲜食甜糯玉米为主要原料制备甜糯玉米酒的原料配方。试验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将甜糯玉米酒感官品质数学抽象量化,以量化后的感官品质为指标,通过混料试验设计,建立原料配方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好(R=0.984 4,P0.001),可用于预测和分析甜糯玉米酒的感官品质。经模型优化可得,感官品质评价为"好"的甜糯玉米酒原料配方为鲜食糯玉米(66%)、鲜食甜玉米(17%)和糯米(17%)。本研究酿造的甜糯玉米酒的酒精度仅为4.75%,远低于一般低度酒,符合现代人的饮酒需求。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及组合消化酶对奶牛乳腺组织分离的影响以及不同FBS浓度培养基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纯化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25%胰酶+0.20%Ⅱ胶原酶对组织块分离效果最好,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最多,5%与10%浓度FB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纯化效果最好,5%与10%浓度FBS对细胞生长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鲜食玉米中游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甜玉米和糯玉米2种鲜食玉米在重要呈味成分游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上的差别,以3个不同成熟度的苏玉29普通玉米(C1、C2、C3)为对照,采用液相色谱技术对3个不同成熟度的晶甜5号甜玉米(S1、S2、S3)和京甜紫花糯2号糯玉米(W1、W2、W3)中的3种游离糖和18种游离氨基酸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玉米样品中的糖主要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氨基酸以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为主;不同品种及不同发育程度的玉米样品中游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些成分含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了3个主成分(PC),分别解释总变异量的49.6%、15.2%和12.1%;在主成分得分图上,3个玉米品种在PC1上的得分按发育程度排列,而PC3将S1、S2、S3与W1、W2、W3分为2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1与甜玉米更为接近,而C2、C3与糯玉米更为相似。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可对S1、S2、S3与W1、W2、W3这2组样品进行识别,由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可知,区分2种鲜食玉米的最重要的2种组分分别为蔗糖和天冬氨酸,说明氨基酸在鲜食玉米类型的区分上也有明显作用。由结果可知,多元统计的方法可更直观、有效地展示不同鲜食玉米滋味成分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鲜食玉米的风味特征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9.
本研究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为模型,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精氨酸对BMECs酪蛋白合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0.70 mmol/L精氨酸(DMEM培养基中精氨酸的浓度)为对照组,试验组精氨酸的浓度分别为1.40、2.80、5.60和11.20 mmol/L,每组6个重复。采用MTT法检测BMECs的增殖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BMECs中精氨酸代谢关键酶活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BMECs中精氨酸代谢关键酶、酪蛋白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酪蛋白表达量及mTOR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1)当精氨酸的浓度为2.80 mmol/L时,BMECs的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精氨酸组(P<0.05);当精氨酸的浓度为2.80和5.60 mmol/L时,BMECs中鸟氨酸脱羧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精氨酸组(P<0.05)。2) 2.80 mmol/L精氨酸组BMECs中αs1-酪蛋白、к-酪蛋白、蛋白激酶B、m...  相似文献   
10.
用北冬虫夏草超微粉饲喂昆明种小鼠,观察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等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饲喂生理盐水)比较,低剂量(19.45 mg/kg)的北冬虫夏草超微粉能显著提高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5),说明北冬虫夏草超微粉对小鼠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功能和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北冬虫夏草超微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