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3篇
  37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羊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影响,将36只3月龄左右萨福克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随机均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精料,试验组在精料中添加1.5%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进行育肥,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择3只肉羊屠宰,测定肉羊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含量。结果显示:羊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18种,含量提高55.12个百分点(其中影响羊肉风味的醛类、醇类、酮类、烃类和酯类分别增加3、3、1、10和1种,相对含量分别提高10.17、2.91、2.63、37.25和3.16个百分点)。结果表明:精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明显改善羊肉风味。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各器官碳氮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选取:1)不施肥(CK);2)农民习惯施肥(FP);3)推荐施肥(OP);4)有机肥氮替代100%化肥氮(OM);5)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MF)5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植株及各器官碳氮含量、碳氮分配比例及C/N的影响,为西南紫色土地区合理施肥、作物增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FP处理相比,MF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植株生物量,达26.2%。相比OM和OP处理,MF处理显著增加玉米苞叶和根茬中碳浓度,分别增加5.4、4.2 g·kg-1和7.4、21.3 g·kg-1,同时增加玉米苞叶、根茬、穗轴和籽粒中的碳储量,玉米茎秆和籽粒中的氮储量也有增加。此外,相比FP处理,MF处理能显著增加玉米整株的碳储量和氮储量,达29.1%和16.9%。等氮水平下,MF、OP处理均能增加玉米苞叶和籽粒中碳同化物的分配比例,MF处理玉米籽粒中氮素的分配比例较OP和OM处理分别增加1.7%和3.6%,同时MF处理能使玉米维持较高的C/N。综上,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能增加玉米植株的生物量,同时提高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和碳素的累积,增加玉米籽粒中碳同化物和氮素的分配比例,同时,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能使玉米植株维持较高的C/N,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该施肥方式不仅能够促进氮素的高效利用,减少化肥的投入,还能够减少化肥损失,降低氮素损失引发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
克深三维区目前处于勘探开发的前期,需要明确地应力场及地下储层裂缝的分布规律,指导开发工作,但该区存在地层埋深大、取心困难、成像测井资料缺乏等实际情况,应力场研究及裂缝预测难度大。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以井点现今地应力值为约束进行了克深三维区现今地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同时建立了应力应变与裂缝参数的定量关系模型,利用古今应力场结合法对克深三维区的裂缝参数进行了预测,模拟结果显示构造高部位和断层带是低应力值区及裂缝的有利发育区。裂缝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对比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度较高,裂缝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正1基本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随着这一目标的确立,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刻不容缓。而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影响环境的因素,东宝区全区每年共计产生秸秆约25万t,若  相似文献   
5.
三门峡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考察散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6年8月6日,笔者跟随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栽培与植保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陈锦永副研究员前往三门峡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考察苹果生长情况,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三门峡综合试验站站长韩立新和公司王场长一起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情况。三门峡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位于豫西陕县大营镇南部丘陵浅山区。平均海拔1030米,年均气温13.5℃,昼夜温差12℃。基地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无工业三废污染,被农业部评为AA级生态区,是优质苹果的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树莓的种植技术的详细介绍,普及无公害树莓栽培技术,提升新乡市树莓科学种植水平,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腐殖酸肥料射频真空干燥特性及品质,该研究探讨了不同极板间距(160、165 mm)、不同初始湿基含水率(10%、15%、20%)下腐殖酸肥料的升温速率和加热均匀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射频真空干燥试验,并以热风干燥试验为对照,采用Weibull函数拟合腐殖酸肥料射频真空干燥特性曲线,对比射频真空干燥与热风干燥对腐殖酸肥料颜色、总氮、总磷、总钾及有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度为0.085 MPa,极板间距为160 mm、初始湿基含水率为15%时,干燥速率和升温速率较快,加热均匀性较好;升温曲线在53 ℃出现拐点,53 ℃前升温较快,53 ℃后升温较慢;除含水率为20%的物料外,极板间距对加热均匀性影响不显著(P > 0.05),但初始湿基含水率对其有显著影响(P<0.05);射频真空干燥所需时间较热风干燥缩短约208 min,射频真空干燥可显著提高干燥速率(P<0.05);Weibull函数能较好的拟合腐殖酸肥料射频真空干燥过程,尺度参数和形状参数随极板间距的减小而减小,随初始湿基含水率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极板间距的减小而增大,随初始湿基含水率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极板间距与初始湿基含水率总体上对腐殖酸肥料的色泽高度L*、红绿值a*、蓝黄值b*、总氮、总磷、总钾、有机质无显著影响(P>0.05);65 ℃热风干燥后样品的色差值显著高于射频真空干燥(P<0.05),总氮和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射频真空干燥(P<0.05)。在设置的试验条件下,腐殖酸肥料的较佳干燥参数为真空度0.085 MPa、极板间距160 mm、初始湿基含水率15%。研究结果可为腐殖酸肥料射频真空干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当前气候情境下不同类型小麦在不同播期干热风的发生风险,以半冬性偏冬性品种济麦22、半冬性偏春性品种周麦18以及弱春性品种西农529为材料,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小麦的物候期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2年的籽粒灌浆规律,并结合近30年本地区干热风发生分布,讨论不同播期籽粒灌浆95%时的干热风发生概率。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小麦冬前分蘖减少,但春季分蘖增多,适度增加播量可以保证群体成穗数;籽粒灌浆时长缩短、灌浆速率加快,播期在一定范围内干热风发生概率没有明显提升。济麦22在380℃~680℃、周麦18和西农529在250℃~680℃冬前积温范围播种,干热风发生风险保持一致,继续降低冬前积温,干热风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本试验条件下,适度推迟播期,降低冬前积温,增加播量,灌浆速率增加,干热风发生风险没有显著变化,同时不同类型小麦产量稳定。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小麦最适冬前积温可由先前的约600℃降低到当前的约380℃,冬前分蘖2~4个,是小麦稳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婚礼花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现代婚礼花艺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分析了不同人群花艺风格的需求,针对用户的需求量身设计,使现代婚礼更富特色与浪漫色彩,以推动花艺的发展,让现代婚礼花艺走进大众生活。摘要:  相似文献   
10.
利用6自由度机器人切削加工平台,讨论了该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的数据链结构,研究了其运动控制过程,并对设计结果进行有效优化。通过介绍切削加工控制系统整体结构,构建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对机器人后续优化过程的坐标转换、各关节正逆运动学计算以及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生成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系统进行了ADAMS软件仿真,并完成了3D样件的加工。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的加工指令,直接驱动机器人末端执行刀具的运动,实现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