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6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林业   321篇
农学   157篇
基础科学   152篇
  286篇
综合类   1583篇
农作物   295篇
水产渔业   149篇
畜牧兽医   421篇
园艺   194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在不同成熟度和降温贮藏方式下,LAC表达模式与鸭梨果心褐变的关系,为进一步解析鸭梨果心褐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鸭梨作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成熟度(早采、中采和晚采)的鸭梨进行急速降温(急降)和缓慢降温(缓降)处理,观察贮藏期间鸭梨果心褐变情况,测定漆酶(Laccase,LAC)活性及其基因LAC的相对表达量,研究LAC在鸭梨果心褐变过程中的参与作用。【结果】冷藏60 d时,晚采鸭梨出现褐变,晚采缓降处理的鸭梨果心褐变指数为0.32,是同期急速降温处理的2.56倍;在贮藏90 d时,中采缓降处理的褐变指数是0.24,中采急降处理的褐变指数仅为0.01。各个处理组在贮藏期间LAC活性多数表现为先逐渐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晚采的果实在贮藏60 d时出现活性高峰,褐变发生;早采和中采鸭梨LAC活性高峰均在90 d时出现,褐变程度低于晚采鸭梨。在贮藏期间,缓慢降温处理的LAC活性高于急速降温处理。鸭梨LAC14LAC7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AC6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中采、晚采鸭梨在贮藏60 d时,LAC14LAC7表达量最高。【结论】与缓慢降温相比,急速降温处理减少了鸭梨果心褐变的发生。在整个贮藏期间,LAC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又上升的趋势,其峰值时的活性高低次序为:晚采>中采>早采,这与果心褐变趋势一致;LAC在鸭梨果心褐变过程中上调表达。相比缓慢降温处理,急速降温处理具有较低的LAC7LAC14LAC6表达量。急速降温结合适时采收能够抑制LAC的上调表达,减少鸭梨果心褐变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生物炭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以豆壳烧制的生物炭作为载体,研究生物炭对Bt Cry1Ac蛋白的吸附行为以及生物炭对Cry1Ac蛋白的紫外保护作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生物炭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是典型的多孔结构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官能团。Cry1Ac蛋白与生物炭吸附平衡时间为50 min,最合适的吸附浓度比(生物炭:蛋白)为1:100,二者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在UVB紫外照射4 h后,生物炭与Cry1Ac蛋白复合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是单纯蛋白的4.93倍,显示生物炭具有较好的紫外抵抗效果。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制备得到的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Cry1Ac蛋白的抗紫外能力,为后续研发耐受紫外线的农药剂型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3.
大花君子兰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祎  张卉  王钦美  高悦  张志宏  孙玉新 《园艺学报》2020,47(12):2439-2450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大花君子兰(Clivia miniata)叶片总DNA进行测序,通过组装获得了其叶绿体基因组(cpDNA)全长序列(158 114 bp)。对其cpDNA注释得到135个基因,包含87个蛋白编码基因、40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cpDNA进行简单序列重复(SSR)分析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结果显示:①大花君子兰cpDNA中共有61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数分别为38、9、2、8、3和1个,多数SSR分布在基因间隔区;②大花君子兰cpDNA密码子偏爱以A或U(T)结尾,亮氨酸使用频率最高,半胱氨酸使用频率最低。基于24种植物的cpDNA全长和23种植物的叶绿体ycf2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大花君子兰与石蒜科植物在同一分支,显示最近的亲缘关系,支持大花君子兰属于石蒜科。基于叶绿体ycf2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基于cpDNA全长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大部分相同,支持ycf2基因可以代替cpDNA全长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4.
吴敏  王志琴  尤泳 《农业工程》2020,10(10):91-95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管理学课程是工程类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依据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要求,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途径,研究了“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模式对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和“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课程内容优化与教学方法创新的改革策略,实践总结了改革成效和问题思考,促进了工科专业管理类课程教学水平与学生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以亚麻籽油、大豆油、菜籽油与葵花籽油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氧化并测定其不同时间的同步荧光光谱,分析同步荧光光谱及荧光物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植物油不同温度下的同步荧光光谱峰变化主要集中在300~415 nm内,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存在波动现象;在50℃和150℃加热氧化条件下,300,330,375,415 nm这4个峰都存在明显的波动现象;二维相关分析表明,这4个峰的荧光强度变化速率不同,不同油变化差异较大;同种油在不同温度下,4个峰的波动情况、相互关系、变化速率均有明显差异。这些峰的变化与油脂氧化过程中荧光物质和油脂氧化程度的变化有关,可以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的变化特性作为监控油脂氧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制备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抗独特型抗体(Ab2),探讨Ab2模拟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用MDV免疫SPF鸡,分离提纯鸡抗MD-IgG(Ab1),Ab1免疫BALB/C鼠,用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制备Ab2杂交瘤细胞株,间接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经克隆、纯化2×株抗MDV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株(6E5,7A12),其中6E5培养上清、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4000×、10000×,免疫20 d攻毒,具有抗MDV感染保护.  相似文献   
7.
论电子阅览室的知识导航与信息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立足于知识导航与信息服务,对网络环境下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内容、服务保障、目前面临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b(STb)的编码基因、理化性质、免疫学特征、分泌特征、毒性相关氨基酸残基、空间结构、膜受体以及STb致动物腹泻的机理。认为STb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肠毒素,应进一步加强对STb及其致腹泻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的寄主范围及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空心莲子草(Alteranthera philoxeroides)由于具有繁殖迅速、适应性强等特点,于20世纪50年代被引人我国江苏和浙江等地作为牲畜饲料植物栽培,随后相继传人全国各地并引起危害,成为我国大部分省区旱地和水域的恶性杂草之一。其微生物防治目前仍处于生物防治物的调查筛选阶段,已发现的病原真菌有假隔链格孢菌(Nimbya alternantherae)、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及链格孢(Alternaria sp.)等。  相似文献   
10.
AIM: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albumin microbubbles adherence to activated leukocytes. METHODS: In vitro studies were performed in which activated or nonactivated leukocytes were incubated with albumin microbubbles and observed under microscopy. The suspensions of leukocytes and microbubbles which contained or absented of integrins were analyzed with flow cytometry.RESULTS: A minimum of 50cells were identified under transillumination. 5 min after microbubbles were incubated with leukocytes, the number of cells interacting with microbubbles was greater for activated cells than for nonactivated cells(20.30±2.67 vs 4.50±1.43, P <0.01).Microbubbles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activated leukocytes were phagocytosed and remained intact for up to 30min. Microbubble attachment was inhibited notably by blocking the leukocyte β2-integrin Mac-1(P <0.01) and by VLA-4mAb slightly(P <0.05) CONCLUSION: The mechanism of albumin microbubbles attaching to and phagocytosed by leukocytes was due to β2-integrin and VLA-4 mediation. Phagocytosed microbubbles can remain at the regions of inflammation for15 min, also responsible to ultras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