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徐红艳  严志伟 《种子》2007,26(7):101-101,114
盘江7号是黔西南兴农种业公司用自选自交系多苏65(多伊×苏弯)为母本,用自选自交系大551(478×大白玉米)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2年组配,2003年进行品比,2004、2005年参加贵州省区试,生物产量两年11点次平均单产1 413.3 kg/667m2,较对照增产42.23%;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  相似文献   
2.
3.
2012年引进无性系长林油茶(3、4、23、53号)4个品种,经过6年栽培试验,其结果表明:长林4号、长林53号与长林3号、长林23号树高、冠幅生长量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长林4号与长林53号之间差异不显著;长林3号与长林23号之间差异也不显著;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试种生长好的长林3号与长林23号品种,其幼树生长量不及长林4号和长林53号品种。由此可见,低产油茶更换新品种时须慎重,必须选择在本区域试种表现出生长好、适应性强的作为主栽品种。长林4号、长林53号这2个品种可作为遂昌县低山区油茶更新换代的新品种进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贮玉米盘江7号的产量表现、品种特征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以指导盘江7号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适应林下油茶幼林快速生长的老油茶树砍伐方式,以1972年实生苗造林的普通白花油茶基地和长林4号油茶嫁接裸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横向隔行砍伐、纵向隔行砍伐、隔株砍伐、不砍伐4种方式,比较不同砍伐方式对林下油茶苗当年生长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4种换树砍伐方式,4种坡向试验区的造林平均成活率均较高,最高的达到91.5%,最低的为87.5%,差异皆不显著.新梢生长量与不砍伐比较,坡向朝南和朝北的油茶基地,横向隔行砍伐的最好,坡向朝南的新梢生长量增加268.60%,新梢个数增加240.79%;坡向朝北的新梢生长量增加161.94%,新梢个数增加235.38%;坡向朝东和朝西的油茶基地,纵向隔行采伐的最好,坡向朝东的新梢生长量增加170.11%,新梢个数增加278.14%;坡向朝西的新梢生长量增加126.14%,新梢个数增加366.53%,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处理间新梢生长量达到极显著差异;为此,在低产老油茶林分批更新改造过程中,砍伐强度为50%时,基地南、北朝向的采用横向隔行砍伐的方式,基地东、西朝向的采用纵向隔行砍伐的方式,有利于林下油茶幼苗的生长,该技术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高海拔杉木林下蓝莓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蓝莓苗木培育成本和提高土地利用率,选择杉木大径材基地,开展林下当年生半木质化蓝莓枝条扦插繁育试验,研究分析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蓝莓扦插生根效果,结果显示:3个月后插穗平均生根率和生根质量Q值分别达到64.91%和35.65,与普通大棚育苗的63.38%和35.62相比,分别增加了1.53%和0.71,而生产成本降低了136.45元/m^2;与普通大棚育苗比较,郁闭度为0.5的插穗生根质量Q值平均增加了7.68,郁闭度为0.6的生根质量Q值平均增加了6.09,郁闭度为0.4的生根质量Q值平均减少了4.99,郁闭度为0.7的生根质量Q值平均减少了5.96。由此可见,在郁闭度为0.5和0.6的高海拔杉木林下扦插繁殖蓝莓苗,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还能达到在普通大棚中育苗的相同效果。该技术值得在蓝莓扦插繁殖技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林农容易接受、又能减少损失的低产老油茶林品种置换技术,在1972年实生苗造林的普通白花油茶林基地上,采用随机模式(间伐)和留优模式(留优株伐劣株)2种方法,依据不同置换强度(30%,50%,70%)进行处理,对不同置换强度下油茶鲜果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置换强度为30%时,留优模式比随机模式油茶鲜果单位面积产量增加22.32%;置换强度为50%时,留优模式比随机模式单产增加34.25%;置换强度为70%时,留优模式比随机模式单产增加29.11%。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显示,各处理间油茶鲜果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与未置换样地比较,置换强度为30%时,产量增加了0.77%;置换强度为50%时,产量下降13.59/%;置换强度为70%时,产量下降49.01/%。就整片基地的置换时间而言,置换强度为30%的时间需15 a;置换强度为50%和70%的时间仅需5 a。综合研究结果分析可知,在生产应用中,留优模式比随机模式更有优势;相对于30%和70%的置换强度,农民更容易接受50%的置换强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可以达到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丰产高效的最佳方法施肥。在大小年明显的毛竹笋竹两用林纯林中,选用有N、P、K三要素的肥料对毛竹林地开展不同方法施肥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伐桩施肥、竹蔸施肥、开沟施肥这3种方法的毛竹竹笋产量、新竹的平均株数与不施肥比较,F值F_(0.01)(15)5.95,且P-value值0.01,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新竹平均胸径及平均全竹高在施肥后第2个春笋大年时才达到显著差异;伐桩施肥、竹蔸施肥、开沟施肥这3种方法施肥之间比较,效果最好的是竹蔸施肥,其次为伐桩施肥,开沟施肥最差。由此可见,在毛竹笋竹两用林的培育经营中,要获得竹材高产、经济高效,施肥的最佳方法是竹蔸施肥。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不同砧木地径对当年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苗木生长的影响,选择地径(D)D≤1.0cm、1.0cm1.5cm3a生的三组苗木作砧木,粗度为2.50~3.0mm的1a生枝条作接穗,运用DPS软件LSD法分析。结果表明:砧木地径粗度均在0.5~2.0cm,香榧砧木地径的大小与抽生的新梢个数以及抽梢次数之间无明显影响,但直接影响香榧苗新梢的生长量,而且砧木地径粗度与新梢平均长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砧木地径粗度从0.6cm开始,增粗0.5cm,其当年新梢生长量增加22%,增粗1.0cm,当年新梢生长量增加54%,砧木地径粗度>1.5cm时效果最好,最差的是粗度≤1.0cm的,为此,在3a生的实生苗圃地中培育香榧嫁接苗时,应尽量选择地径粗度>1.5cm苗木作砧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