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由于果树经济效益高,关中平原地区广泛推广农田转为果园。为明确关中平原地区农田转变为果园后土壤有机碳(SOC)组分含量及土壤碳库指数的差异,采用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关中平原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果园和农田的土壤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0、20~60、60~100 cm土层中,果园土壤活性有机碳(LOC)含量较农田分别增加了33.91%、49.95%和35.37%;与农田相比,果园显著增加了20~60和60~100 cm土层LOC/SOC值,提高了深层土壤碳库活性,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利用;在0~100 cm土层的垂直梯度上果园和农田L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果园的碳库指数(CP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均大于农田,增幅分别达6.12%和72.72%。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组分、碳库活度、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主要肥力因子如有效磷、速效钾相关性密切,可以作为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肥力的主要监测因子。研究表明,关中平原土地利用方式从农田转变为果园,将有效活化深层土壤的固有碳库,促进有机碳的分解与利用,土壤性能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铝对茶树根细胞膜透性和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铝浓度对茶树根细胞膜透性和分泌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铝(20mg/L)有利于茶树根细胞膜的稳定,缺铝(0mg/L,CK)和高铝(100mg/L)均使根细胞膜透性显著降低。有机酸总量随铝浓度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是茶树根系分泌的3种主要有机酸,占85%~93%;根系分泌草酸的量与对照相比,低铝和高铝时显著降低了84.7%和34.3%;分泌苹果酸的量与对照相比,低铝时增加了121.0%,高铝时降低了40.9%;铝浓度对柠檬酸的分泌量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阐明茶树根系的耐铝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有机酸与根表铁膜对茶树吸收和富集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Fe2+质量浓度、Fe2+诱导时间、pH值、外源有机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对根表铁膜形成及茶树吸收、富集氟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根表铁膜主要集中在离根尖0.2~0.5 cm区域;茶树根表铁膜含量随Fe2+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Fe2+质量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与溶液pH、有机酸浓度呈负相关。当铁膜含量为2.40~13.60 mg.g-1,根表铁膜含量与茶树吸收、富集氟的能力呈正相关。与根表无铁膜的茶树单加氟处理的对照(CK1)相比,加Fe2+诱导形成铁膜后,茶树体内氟的含量增加了42.3%~103.7%;有机酸与Fe2+共同作用时,茶树体内氟含量显著增加了101.7%~243.0%。  相似文献   
4.
添加客土配比的不同对铁矿废石复垦土壤的改良效果和经济成本有重要影响,为明确不同配比客土处理下铁矿废石混合土碳排放的动态特征并揭示其驱动因子,于2019年1—12月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自然修复状态下,设置铁矿废石与客土体积比分别为T1(1∶1)、T2(1∶2)、T3(1∶4)和T4(0∶1)4个处理,监测日、季节尺度下铁矿废石混合土碳排放及水热动态变化特征,并于2019年4,7,10,12月测定混合土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季尺度下铁矿废石混合土碳排放随温度升降表现为夏高冬低的变化特征,随客土比例增大,混合土碳排放有增强的趋势,各处理间碳排放仅在7—9月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T4T2T3T1;日尺度下铁矿废石混合土碳排放最高值出现在中午12:00—14:00,最低值出现在凌晨4:00—6:00,当混合土温度较低时,碳排放出现负值现象;随客土比例增大铁矿废石混合土碳排放敏感系数Q_(10)逐渐增大(2.07~2.37),添加客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合土pH而增加混合土有效磷、全氮、有机碳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综合研究铁矿废石混合土理化特性对碳排放的影响,可为铁矿复垦区土壤碳排放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何俊华双短姬蜂Bicurta hejunhuai Liu,Yan&Broad, 2019是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 2015的重要寄生性天敌。通过解剖采集于沈阳市白蜡树Fraxinus spp.的受害新梢和枝条中的白蜡外齿茎蜂幼虫,获取其体内的寄生蜂幼虫,结合饲养获得蛹和成虫,利用DNA条形码分子标记进行寄生蜂的物种匹配鉴定,确认白蜡外齿茎蜂幼虫体表卵泡中和体内不同大小的寄生蜂幼虫、蛹均为何俊华双短姬蜂。本文首次记述何俊华双短姬蜂各龄期幼虫(含预蛹)和蛹的形态学特征。何俊华双短姬蜂幼虫共5龄,不同龄期形态有变化,其中1~3龄幼虫第1~9腹节有侧刺突,末腹节有尾突,4~5龄幼虫各腹节侧刺突及尾突消失。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梳理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活动、群落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以2007-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针对生物炭调控土壤微生物的文献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文献的年发文量、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从论文数量和质量来看,近年来以生物炭为主题对土壤微生物研究的发文数量呈现急剧增长趋势,发文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美国。文献排名TOP 10的科研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作者分析显示科研团队之间存在深入的学术交流。基于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研究主题热点集中在不同材质、温度等条件制备的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细菌和古菌的影响。该领域未来应更加注重生物炭改变土壤微生物的内在机理研究,提高生物炭和土壤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关注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