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黑苦荞KQ112富硒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壤施入不同水平的硒肥,研究硒肥用量对苦荞新品种KQ112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肥对植株性状无明显影响。试验中A3处理的产量水平为1206.60 kg·hm-2,比对照增产37%,达显著水平;A4处理的籽粒硒含量最高,但减产22%。在土壤中放入适量硒肥,可提高KQ112的产量水平,但过量的硒肥施入会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2.
在一块0.66 hm2试验地上,开展了连续7年以沼气为纽带,以猪粪尿、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猪—沼—粮(玉米)循环模式研究,并进行了效益评估。结果表明,经连续7年实施猪—沼—粮循环转化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15.69%、173.97%、151.87%和117.19%;土壤团聚体、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分别增加88.06%、60.29%和50.58%,容重降低19.88%;土壤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放线菌总数和微生物总数分别增加93.97%、338.10%、71.71%和93.96%;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年每公顷土地增加42 473.1元。  相似文献   
3.
U 早优 548 是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用自育的 U 早 1A 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蜀恢 54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早熟新组合,2020 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熟期短、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等特点,适宜在重庆 800~1100m 的中高山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铁皮石斛种子为基础材料,建立铁皮石斛快速成苗的组培技术体系.通过调整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找出不同生长阶段最适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诱导种子萌发、原球茎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2MS+0.1 mg/L NAA,9~10 d时种子开始萌发,30 d后种子萌发率达94.4%.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1.5 mg/L 6-BA+0.2 mg/L NAA,15 d后原球茎增殖率为8.0%,55 d后分化率达73.6%.生根壮苗阶段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NAA+0.5 mg/L IBA,生根率达92.0%.研究结果为铁皮石斛快繁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设置玉米秸秆还田3、6 次,每次还田量7500、15000 kg/hm2,通过比较玉米秸秆是否还田、连续、间断还田以及不同还田量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理化特性差异,考察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效果。结果表明:(1)与不还田对照比较,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容重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效N和速效K含量上升趋势特别明显;(2)连续6 年还田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 和速效K 含量分别比间断还田平均提高38.26%、18.73%、51.73%和18.74%,容重平均降低3.87%,采用秸秆连续还田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物理特性的效果比隔年还田更佳;(3)较大还田量(15000 kg/hm2)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速效K 含量和总孔隙度分别比较小还田量(7500 kg/hm2)提高18.25%、37.40%、35.45%、19.65%和8.44%,容重降低76.11%,增加秸秆还田数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与物理特性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重庆高山产业优化升级,针对高山西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利用鲁渝协作农业专家顾问团科技合作项目,在重庆高山地区开展露地西瓜品种引种筛选试验,总结推广了高山露地西瓜栽培技术,并推荐了适合当地种植的小西瓜品种红灵、金芒,大西瓜品种WL21097。  相似文献   
7.
连续7 a的定点系统研究表明,猪-沼-玉(米)生态模式每年粮食产量可增加4%左右,化肥用量减少30%左右,并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氮、磷的迁移、淋失,减少面源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桑椹菌核病属真菌类病害,在我国果桑种植区普遍发生,严重威胁果桑产业的发展。为了给果桑生产上综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提供技术参考,本文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综述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其中,农业防治包括实施清除病椹、深耕土壤、覆盖地膜、通风透光和控制栽植密度、避免在桑园周边栽植易感病作物、栽植抵抗力强的果桑品种等技术措施;化学防治包括合理选择适合桑树喷施灭菌和土壤灭菌的药剂以及适时用药等关键技术与方法;生物防治包括研发及使用对桑椹菌核病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