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为明确不同田间配置对套作大豆主要害虫的影响。【方法】对大豆主要害虫进行调查,同时对天敌昆虫的分布及大豆的长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大豆净作的害虫虫头数最多。套作模式下高隆象成虫、二条叶甲、蝗虫、绿蝽、缘蝽和钉螺的虫头数在行比配置2∶4时最少。斜纹夜蛾幼虫和蚜虫在行比配置2∶3时数量最少。上述两种行比配置的大豆长势相关指标(株高、冠层面积、叶片面积和叶片厚度)最接近净作,大豆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且产量接近净作。【结论】8种主要有害生物的数量在玉米和大豆行比配置为2∶3或者2∶4时最少,因此以上两种行比配置下大豆害虫防控效果最好,可作为优选行比配置进行推广,为完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两种防治大豆高隆象药剂防效及其对大豆的氧化胁迫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高隆象的发生率远高于其它害虫,成为造成大豆产量损失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用防治大豆高隆象的两种药剂处理大豆,检测大豆氧化胁迫损伤,并调查了间作和净作模式下的虫害发生率和药剂防效。结果表明:药剂处理组中,大豆的生长发育受阻,活性氧(ROS)累积量上升,膜脂通透性增加,抗氧化酶活力增强;药剂处理对大豆叶片均造成了氧化胁迫损伤。喷施三唑磷氧化胁迫损伤效应显著低于喷施氯虫苯甲酰胺和复配;间作模式下大豆高隆象的发生率远低于净作,两种模式下,三唑磷对大豆高隆象的防效均比氯虫苯甲酰胺以及两种药剂复配的效果更好。优选三唑磷作为大豆高隆象成虫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