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微藻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微藻来源丰富,生长迅速,另一方面是由于微藻具有生产高价值代谢产物的潜能,且能通过改变培养条件以提高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其中海洋微藻的利用较为成熟,在保健食品、药物、饲料、化妆品、生物农药、废水治理等方面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海洋微藻中种群数量最大的是硅藻,其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索了不同氮磷浓度对筒柱藻生长及其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筒柱藻生长的适宜氮浓度和磷浓度分别为440 μM、9.08 μM,而在氮浓度为880μM或磷浓度为72.64 μM时,叶绿素含量、胞内蛋白、胞内多糖及胞外多糖的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正海带是我国海藻养殖的主要品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人工养殖的海带年产量可以达到80余万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养殖规模最大、养殖产量最高的经济海藻。海带栽培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沿海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海带的生态学和人工养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其病害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的刺参室内保苗生产,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普遍采用的附着基是聚乙烯波纹板、透明聚乙烯薄膜、旧网衣、扇贝笼等。本文采用聚乙烯网片式附着基和聚乙烯波纹板式附着基对刺参进行越冬保苗,对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成活率、产量及产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北方地区的条斑紫菜育苗技术,并筛选适宜的条斑紫菜种菜品系,于2018年5月-10月,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海边基地开展了"黄优1号"新品系、大连野生品系、青岛野生品系、赣榆生产品系、半叶紫菜共5个品系的条斑紫菜丝状体常温育苗试验,对育苗期间的温度、光照强度、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调控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对育苗期间发生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和管理操作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集荣成海区成熟海黍子(Sargassummutieum),利用维尼纶绳苗帘进行了海黍子育苗试验,对育苗过程中的幼孢子体收集、清洗、泼洒以及育苗过程中的水温控制、光照强度调节等进行了研究,经过1个多月的培养,海黍子幼孢子体幼苗长至约(3.8±0.5)mm,平均密度约(16±7)株/cm2。  相似文献   
7.
正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是异型世代交替的大型重要经济海藻,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在我国人民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海带苗种的培育一直是制约海带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海带夏苗培育工艺的逐步成熟,有效地解决了诸多常温育苗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为海带养殖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苗种。尤其是近年来,各个新品种的推出为海带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笔者从事海带夏苗培育十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海洋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海洋领土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在大力发展现代经济的过程中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损害及其严重性,着重论述了海洋生态学研究对我国海洋情报获取、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意义,并且指出了海洋生态学研究对促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inn.L)地方名为海马蔺、海带草、海苫房草,分布于辽宁大连,山东烟台、荣成,河北沿海浅海水域中潮带,成大片的单种群落。大叶藻属于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大叶藻属(Zostera)。大叶藻除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外,在医药、保健、水产养殖及化学工业等行业中也具有可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海带夏季育苗系统褐藻酸降解菌数量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褐藻酸降解菌对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夏季育苗的影响及其与病害间的关系,全程跟踪监测育苗池水与苗帘上的可培养好氧异养细菌(heterotrophic aerobic bacteria,H)和褐藻酸降解菌(alginic acid decomposing bacteria,A)的数量变化,并对褐藻酸降解菌菌群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孢子采苗使苗帘上好氧异养细菌量和褐藻酸降解菌量比附苗前明显增加,其中褐藻酸降解菌菌群的高活性+中活性菌的A/H值是附苗前的2.05倍;育苗池水与苗帘好氧异养细菌量在育苗期间相对稳定,分别为10~3~10~4cfu/m L和10~6~10~7cfu/g;苗帘A/H值在育苗前期呈下降趋势,在第21~28天出现峰值(36.98%~38.82%),高活性菌的比例增加1倍以上,这些变化与幼苗发生变形烂病较重的时间段一致;而育苗池水A/H峰值滞后,出现在第28天(53.33%),育苗池水与苗帘在育苗中后期A/H值均较高(分别为27.63%~43.67%和31.38%~40.56%),褐藻酸降解菌菌群组成在育苗前期以低活性菌为主,中后期高、中活性菌增长为优势菌,这可能是后期出现幼苗柄部病烂或脱苗的重要影响因素;16S r DNA测序比对结果表明,部分高活性褐藻酸降解菌与交替单胞菌属和假交替单胞菌属同源性高,但其降解能力与感染性存在菌株间差异。研究表明,褐藻酸降解菌数量、群落组成变化应是育苗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