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研究论述了沙芥生长习性和植物学性状,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等生物学特性,观察了沙芥在人工种植环境下的开花、结果习性。  相似文献   
2.
抗肝炎转基因枸杞新品种培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质粒pMVL-HisE制备金粉子弹,通过基因枪轰击枸杞叶片,经壮观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完整再生植株,为探索提高转基因植株同质化程度的可能途径,对再生植株在高浓度的壮观霉素选择压下进行了2轮次的再生抗性筛选,并通过腋芽繁殖的方式继代4~6次,并进一步对枸杞叶绿体转化植株进行PCR扩增分子检测,结果初步证明外源抗肝炎病毒基因已经导入转基因枸杞植株体内。  相似文献   
3.
土壤氮气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初人类发明并掌握工业合成氨的技术以来,氮肥施用量迅速增长。在一部分国家或地区,氮肥的施入量已经超过作物对氮素的需求,导致大量氮素损失到环境中,造成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等环境问题。土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通过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过程将活性氮素转化为惰性氮气,达到清除过多活性氮的目的。由于大气中氮气背景浓度太高,因此很难直接准确测定土壤的氮气排放速率,导致土壤氮气排放通量、过程与调控机制研究远远落后于土壤氮循环的其他方面。本文综述了土壤氮气排放主要途径(反硝化、厌氧氨氧化与共反硝化)及其对土壤氮气排放的贡献;测定土壤氮气排放速率的方法(乙炔抑制法、氮同位素示踪法、N2/Ar比率-膜进样质谱法、氦环境法与N2O同位素自然丰度法)及其优缺点;调控土壤氮气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氧气、可溶性有机碳、硝酸盐、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等)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最后指出研发新的测定原位无扰动土壤氮气通量的方法是推进本领域相关研究的关键;定量典型生态系统(如旱地农田、稻田、森林、草地与湿地)土壤氮气排放通量,阐明其中的微生物学机制,模拟并预测土壤氮气排放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直观与显微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观察了沙芥的根、茎、叶、角果、种子的形态和结构等生物学特征,以及种子发芽过程。提出种子浸种时间以10小时为宜,适宜播种期:春播为4月下旬,寄籽播种为10月底或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抗肝炎转基因枸杞新品种培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质粒pMVL-HisE制备金粉子弹,通过基因枪轰击枸杞叶片,经壮观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完整的再生植株;为探索提高转基因植株同质化程度的可能途径,对再生植株在高浓度的壮观霉素选择压下进行了2轮次的再生抗性筛选,并通过腋芽繁殖的方式继代4~6次,并进一步对枸杞叶绿体转化植株进行PCR扩增分子检测,结果初步证明外源抗肝炎病毒基因已经导入转基因枸杞植株体内。  相似文献   
6.
袁海静  曹有龙  刘兰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06-11907,11932
[目的]探讨枸杞外植体生根培养的最佳配方。[方法]以枸杞新品种宁杞3号离体培养的鲜嫩枸杞苗为研究材料,对常规1/2MS生根培养基的铁元素和有机成分用量增加1倍,配制为改良生根培养基,研究其对枸杞外植体生根培养的效果。[结果]改良生根培养基对宁杞3号外植体生根培养效果非常明显。枸杞外植体的平均生根率在改良生根培养基中为91.7%,而在常规生根培养基中则为65%;接种35d之后,改良培养基上生长的枸杞外植体的平均株高比对照增加了38%,虽然平均根长减少30%,但根粗壮、发达。在改良培养基中培养的枸杞外植体平均单株茎秆鲜重和根部鲜重,分别比常规培养基培养的外植体提高18.1%和8.5%。[结论]改良生根培养基的铁元素和有机养分有利于外植体的生根和成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直观与显微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观察了沙芥的根、茎、叶、角果、种子的形态和结构等生物学特征,以及种子发芽过程.提出种子浸种时间以10小时为宜,适宜播种期:春播为4月下旬,寄籽播种为10月底或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