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索地膜露头栽培模式下陇西同类地区黄芩栽培的最佳密度。方法:采用35 cm黑膜覆盖露头栽培模式,在控制统一行距的条件下,设计4种不同的株距进行田间栽培试验,通过观测黄芩地上部分、地下药用部位的生长量、试验区药材产量和种子产量等生物经济指标,结合经济效益分析,优选黄芩地膜露头栽培的最佳密度。结果:株距5 cm栽培的鲜药产量较高,但药材商品规格、产籽量均低,增产不增收;株距15 cm栽培的鲜药商品规格较高,但产量和产籽量均偏低,经济效益低;株距10 cm栽培的出苗率、鲜药产量、产籽量、田间长势、药材商品规格表现好。结论:黄芩35 cm黑膜覆盖露头栽培,在陇西同类地区的最佳密度为行距30 cm、株距10 cm,即亩保苗22 000-22 500株。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作和倒茬两种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探讨党参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因素,优选降低党参根腐病发病率的党参种植方式。根据甘肃省陇西县党参种植特点和根腐病发病规律,设立前茬为玉米连作种植(CK1)、前茬为小麦连作种植(CK2)和前茬为马铃薯连作种植(CK3)、玉米-党参-玉米-党参倒茬种植(T1)、小麦-党参-小麦-党参倒茬种植(T2)、马铃薯-党参-马铃薯-党参倒茬种植(T3)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党参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党参-小麦-党参倒茬种植(T2)降低党参根腐病发病率效果最显著,党参根腐病发病率在12.4%以下;其次是玉米-党参-玉米-党参倒茬种植(T1),党参根腐病发病率在16.6%以下。结果提示,采用小麦-党参-小麦-党参轮作倒茬种植方式,可以降低党参根腐病发病率,减少农户经济损失,提高党参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甘肃省陇西县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该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将达到0.8万hm2,标准化育苗0.21万hm2。康美药业、普尔康、中天药业、陇西堂等知名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药源基地,种植规模发展很快。但是,在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进程中,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的认识及运行管理存在误区。部分基地起点不高,投资规模小,没有真正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而且存在低效建设或重复建设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甘肃省陇西县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该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将达到0.8万hm2,标准化育苗0.21万hm2。康美药业、普尔康、中天药业、陇西堂等知名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药源基地,种植规模发展很快。但是,在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进程中,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的认识及运行管理存在误区。部分基地起点不高,投资规模小,没有真正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而且存在低效建设或重复建设现象。  相似文献   
5.
6.
多年来,平菇已成为我县助农增收的食用菌主导产品,其传统生产方式为:采收4~5潮菇后采用立式双排菌墙继续进行出菇管理一双层摆放6~8层脱袋菌袋,中间填土,最上面两层覆8~10cm厚的土做成槽式,中间依次打3~4个0.50m深的洞,不间断灌入一定浓度的水式营养液,常用营养液为0.10%828丰产素、0.20%尿素+0.50%磷酸二氢钾等。为探索一些实际有效和无公害生态化平菇增产增收新技术方法,我们试用沼液调土、浇灌,效果理想,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甘肃省陇西县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该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将达到0.8万hm^2,标准化育苗0.21万hm^2。康美药业、普尔康、中天药业、陇西堂等知名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药源基地,种植规模发展很快。但是,在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进程中,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的认识及运行管理存在误区。部分基地起点不高,投资规模小,没有真正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而且存在低效建设或重复建设现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试验,证明在普通培养料中添加一定量沼液、沼渣尤其沼渣对白灵菇产量有良好影响,且出菇提前,增产率最高达25%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区组间试验和统计学方法,探讨陇中地区秦艽人工栽培中栽植密度对药材商品等级的影响。结果显示,栽培密度(株间距、行间距)对秦艽药材不同商品规格等级的产出有显著影响,秦艽栽植密度为株间距15~20 cm、行间距20~30 cm,其药材商品各等级的产出合理,经济效益高,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