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对梅州市五华县几个石灰岩矿区周边土壤中铅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污染土壤的铅含量远远超出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最低浓度值),对生态产生影响。根据内梅罗污染指数评定得出,矿区土壤铅污染达到重污染的程度。提出了减轻铅污染对生态环境危害的控制污染源措施和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和制约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可实现地区城市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利用1996—2010年《四平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四平市人口城市化、工业化率和综合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现状。并在构建动力机制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项逐步回归法定量分析四平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因素。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变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改善,成为推动四平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动力因素;(2)三产就业结构、工业化率、人口城市化水平、城镇建设、经济外向度和乡镇企业发展为其次动力因素;(3)农业产值与就业比重和工业就业比重为四平市城市发展的微动力因素,但不可忽视。该研究结果可为探究四平市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春艳  衣保中  刘雁  钟凤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1):1213-1216
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既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又可通过一些机制阻碍经济增长。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表现为自然资源短缺和自然资源过剩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阻碍。资源短缺和资源过剩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和表现迥异,解决途径也不同。耕地作为人类最基础的生存资源,其数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以耕地资源相对丰裕度和人均GDP为分析指标,定量分析了耕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吉林省相对丰富的耕地资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增长;吉林省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与经济快速增长基本同步;耕地资源相对过多或过少都不是好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