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阐明肠道气呼吸对泥鳅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抑制大鳞副泥鳅肠道气呼吸,探究其主要呼吸器官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被抑制肠道气呼吸的大鳞副泥鳅通常在1周左右死亡。当被抑制肠道气呼吸的大鳞副泥鳅出现垂死时,采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鳃、皮肤、前肠、中肠、后肠以及直肠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阿利新蓝—高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组织切片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主要的病理变化:①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丝末端充血,背部皮肤表皮层的毛细血管收缩并减少,且真皮层细胞呈畸形,前肠黏膜褶膨大,后肠浆膜层有血红细胞渗出,后肠、直肠结缔组织显著增厚;②AB-PAS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背部皮肤、后肠、直肠组织中嗜酸性空泡细胞均增多,前肠和中肠固有层酸性黏蛋白含量增多,黏膜下层中性黏蛋白含量减少;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丝鳃小片表面皱缩,表皮受损脱落,背部皮肤表面分泌孔增加,中肠内腔表面突起增多,后肠和直肠絮状颗粒增多。研究表明,抑制大鳞副泥鳅肠道气呼吸会引发其主要呼吸器官上皮组织出现黏液细胞增多、血红细胞溢出等病理变化,甚至导致机体死亡,由此可知,肠道气呼吸行为是大鳞副泥鳅的必要生理活动。本研究将为大鳞副泥鳅的健康养殖及幼苗培育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禽-鱼立体混合养殖是全球罗非鱼养殖的一种重要模式.由于该模式可能存在着致病菌由禽向鱼类沿养殖链和食物链传递的风险,被认为会对罗非鱼的健康养殖造成危害,但目前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通过连续采集某鹅-鱼养殖场中罗非鱼鳃、鹅粪便、池塘水体及底泥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其中的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发现,在5次采集的鱼鳃、鹅粪便、池塘水及底泥样品中,平均分别鉴定到细菌22门和169属、27门和176属、38门和206属、60门和205属,菌群丰富度最高的为底泥样品(Shannon指数6.64).在门水平,鱼鳃、底泥、池塘水的菌群组成较稳定,其优势菌群依次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蓝藻门.鹅粪便则在随时间变化差异较大.在属水平,鹅粪便和鱼鳃上没有发现共同的致病菌.但值得注意的是,鹅粪便中含有众多病原菌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梭菌属(Clostridium)和空肠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鱼鳃上则发现有丰富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有益菌,同时也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daceae)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病原菌.底泥中发现的大部分细菌为厌氧菌,如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和地杆菌属(Geobacter).β-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来源样品的细菌组成相似性很小.结果表明立体养殖池塘中各类样品的菌群组成在属水平差别较大;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病原菌会由鹅水平转移至罗非鱼.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湖病毒核蛋白的克隆表达、抗体制备及其组织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罗非鱼湖病毒(TiLV)在多个国家流行,对世界罗非鱼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中国是罗非鱼第一养殖大国,尽管我国大陆还没有TiLV的正式报道,鉴于吉富罗非鱼是我国重要的罗非鱼养殖品种,其对TiLV的感染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TiLV对吉富罗非鱼进行人工感染,随后在肝脏组织中克隆和测定了TiLV第6片段基因。罗非鱼湖病毒第6片段基因cDNA全长1044 bp,开放读码框(ORF)为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6.38 ku;5′非编码区(NCR)为19 bp,3′非编码区(NCR)为972 bp。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TiLV核蛋白(NP)。随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提纯了GST融合NP蛋白,在新西兰大白兔上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为1∶51200,且抗体可特异性识别感染组织中的病毒NP蛋白。对吉富罗非鱼不同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发现肝脏组织坏死并形成合胞体,脾脏部分细胞出现空泡、坏死,含铁血黄素增多,头肾细胞坏死,鳃丝上皮细胞明显解离脱落,鳃小片黏连,脑组织细胞肿大。通过蛋白印迹法(WB)和免疫组化(IHC)对人工感染TiLV的吉富罗非鱼不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NP蛋白在肝脏、脑、体肾和头肾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肝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为了解吉富罗非鱼对TiLV的免疫反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免疫因子TNF-α和TGF-β在主要免疫器官脾脏和头肾组织中的表达。研究表明,在感染早期(感染后12~24 h),病毒可显著抑制TNF-α和TGF-β在脾脏和头肾中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宿主这些免疫因子来促进病毒自身早期的复制。本研究将为进一步解读TiLV的致病机理及其高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于饲料中分别添加5、10、15和20g/kg的复方中草药制剂,以不添加为对照,饲喂杂交鳢(Channamac ulata♀×Channaargus♂)7周,就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除5g/kg处理组外,复方中草药制剂各处理组均能增加杂交鳢的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其中以20g/kg处理组效果最好(P<0.05);各处理组可显著降低杂交鳢的肌纤维直径(P<0.05);各处理组对杂交鳢肌肉的水分、灰分和粗蛋白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其肌肉和肝脏粗脂肪的质量分数(P<0.05);同时还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莫金凤  姜兰  吴灶和 《水产学报》2016,40(3):484-494
为了解乌鳢源舒伯特气单胞菌WL-4菌株的生理生化、生长特性、致病因子等生物学特征,以及其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使用细菌生化鉴定仪检测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比较不同温度、盐度及p H条件下菌株的生长特征;通过人工回归感染分析菌株的致病性,测定相关的毒力因子并采用PCR方法扩增毒力基因;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试菌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发现,与模式菌株(ATCC43700)相比,两菌株的大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相同,16S r RNA基因比对,相似度达99.9%;WL-4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C,最适生长盐度为5,最适生长p H为7;29°C时,腹腔注射感染乌鳢苗种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2×106 CFU/m L;该菌株具有溶血性、蛋白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WL-4菌株对磺胺类及酰胺醇类等8种药物具有耐药性,而对多西环素、新霉素、氨苄西林等12种药物敏感。研究表明,WL-4菌株的生物学特征与其引起的乌鳢内脏类结节病的发生情况相吻合,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与药物使用情况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彬州尖顶柿和临潼火晶柿为材料,采用低温冷冻脱涩,基于脱涩时间、脱涩后柿果中的单宁、VC、黄酮、总糖含量,筛选出以陕西彬州尖顶柿为果冻制作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柿果营养果冻的最佳配方为:以100 g果冻为基准,柿果汁添加量24%,魔芋精粉添加量0.8%,白砂糖添加量7%,柠檬酸添加量0.16%。采用该工艺参数制得的果冻膳食纤维含量达到3.82 g/100 g,可用“膳食纤维来源或含有膳食纤维”来声称,此研究旨在为柿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