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及退化期崂山奶山羊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亚硫酸盐测序法分析相应时期的甲基化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在青春期的崂山奶山羊乳腺中高度表达,妊娠早期表达量进一步上升,妊娠中期达到最高值,妊娠晚期表达量急剧下降,在此后的泌乳期及退化期表达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而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青春期、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泌乳早期、泌乳晚期及退化期ERα基因的甲基化比率分别为5.0%、3.8%、3.8%、0%、9.4%、10.6%、10.6%。结果显示,DNA甲基化与ERα基因的表达呈现滞后性的强负相关关系(P<0.01,γ=-0.982)。可见,崂山奶山羊乳腺组织中ERα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对高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A)活化NF-κB炎性通路的影响,体外培养奶牛肝细胞,添加不同浓度(0.0,1.2,2.4,4.8 mmol/L)的BHBA,并转染过表达MFN2的腺病毒,运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检测NF-κB炎性通路关键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随着BHBA浓度的增加,IKBα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以及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MFN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过表达MFN2后,显著抑制了高BHBA诱导的IKBα和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IL-1β、IL-6、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结果表明,在奶牛肝细胞中过表达MFN2可以显著抑制高BHBA活化的NF-κB炎性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前,奶牛隐性乳房炎已成为奶牛常见的多发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和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对当前该病的主要诊断技术与方法,包括体细胞计数法、乳汁PH检验法、乳汁电导率检测法、乳汁细菌培养、PCR检测方法、MTT检测法等,进行了对比阐述,以期为选择和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相关诊断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右美托咪啶对异氟烷致PC12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本试验设立对照(Control)组、异氟烷(ISO)组、右美托咪啶(DEX)组和右美托咪啶加异氟烷(DEX+ISO)组,使用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色素C(Cyt-C)浓度,TUNEL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利用Fura-2 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ISO组PC12细胞ROS水平和MDA含量极显著上调(P<0.01),CAT、GPX和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而与ISO组相比,DEX+ISO组PC12细胞ROS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和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G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ISO组线粒体膜电位极显著下降(P...  相似文献   
5.
蹄叶炎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到目前为止,对其发病原因及致病机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总结了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及饲料中营养物质与牛蹄叶炎的关系,如组胺、内毒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以便加深人们对蹄叶炎的了解,为将来彻底根治蹄叶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奶牛酮病时引起非酯化脂肪酸(NEFA)增加,造成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引发氧化应激反应.L-肉碱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是否对NEFA导致的肝脏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仍然未知.为探讨L-肉碱对NEFA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效果,通过建立NEFA诱导小鼠肝细胞AML12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运用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和线粒体分布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NEFA极显著升高AML12细胞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P<0.01),降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导致线粒体异常分布(P<0.01),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1);但在NEFA中添加L-肉碱处理后,与NEFA组相比,极显著降低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P<0.01),升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线粒体异常分布率(P<0.01),升高线粒体膜电位(P<0.05).试验结果表明,L-肉碱可减轻NEFA引起的小鼠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为奶牛酮病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RT-PCR方法从乌骨鸡皮肤中克隆出黑色素主效基因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Melanocortin1-receptorMC1R)基因,长度为945bp,与普通白鸡比对其同源性为99.6%。以pEGFP-N1为基础,将从测序载体pMD-18T-MC1R上使用EcoR I和Sal I切下的MC1R连接到同样酶切的pEGFP-N1,构建pEGFP-N1-MC1R真核表达载体,为以后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乌骨鸡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melanocortin 1-receptor,MC1R)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和原核表达。【方法】采集乌骨鸡的肌肉组织,提取其总RNA,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原鸡(Gallus gullus)MC1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RT-PCR克隆乌骨鸡MC1R基因,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C1R,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乌骨鸡MC1R序列由945个碱基组成,编码314个氨基酸。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MC1R的原核表达系统,并且体外诱导获得了MC1R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了乌骨鸡MC1R基因并分析了其与乌骨鸡乌色性状的关系,其与原鸡的亲缘关系最近,达99.4%,经原核表达获得了乌骨鸡MC1R蛋白。  相似文献   
9.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受到极大关注,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将其应用到"兽医外科手术学"的教学上可以将以教师授课为主的被动灌输式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主的主动学习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构建"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文章主要概述了对"兽医外科手术学"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光色(白光,A1;蓝光,A2;红光,A3)、光周期(24L︰0D,B1;12L︰12D,B2;8L︰16D,B3)和光强(0.88 W/m2,C1;4.55 W/m2,C2;8.60 W/m2,C3)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体质量(850.97±82.77)g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和摄食的影响。实验设A1B1C1(1)、A1B2C2(2)、A1B3C3(3)、A2B1C2(4)、A2B2C3(5)、A2B3C1(6)、A3B1C3(7)、A3B2C1(8)、A3B3C2(9)9个处理组,在相应设定条件下饲养180 d。结果表明,在光色为红光、光周期为12L︰12D和光强8.60 W/m2条件下大西洋鲑的成活率最高,但光色、光周期和光强对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期间各组鱼的相对增重率和肥满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至第120天,2、5、6组鱼的体长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组(P0.05);至第180天,1、2、4、7、8组鱼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6组(P0.05),1、2、3、4、7、8、9组鱼的日增重显著高于6组(P0.05),9组鱼的体质量变异系数显著低于7组(P0.05)。9组鱼血浆中生长激素显著高于1、2、3、4、6、7和8组(P0.05);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和饲料系数最佳时的光照条件为:红光、12L︰12D、8.60 W/m2,但光色、光周期和光强对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及饲料系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本实验条件下,较为适宜的光照条件是:红光、12L:12D、8.60 W/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