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
为了解短期饥饿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atus♀×E.polyphhekadion♂)幼鱼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对杂交石斑鱼幼鱼进行短期饥饿处理(0 d、5 d、10 d、15 d),分别为S0组、S1组、S2组和S3组,并以S0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各种消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血清碳水化合物、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在饥饿前期显著降低(P<0.05),随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AST、ALT、ALP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分析表明,在短期饥饿过程中,杂交石斑鱼幼鱼早期主要消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物质,后期主要以蛋白质代谢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短期饥饿并没有对杂交石斑鱼造成不可逆转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2.
小郁竹艺是湖南益阳地区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技术,其手工制品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做工精细、技艺精湛。自2006年"小郁竹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相继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笔者主要从小郁竹艺工艺技术的视角出发,以小郁竹艺结构特征为重点展开研究,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同时为小郁竹艺的创新改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林龄林分的土壤特性、凋落物持水量以及林地土壤蓄水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土壤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明显.在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随着林分生长,林地凋落物层逐渐发育,土壤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水文功能逐渐提高.依据林地总蓄水量和有 效蓄水量的大小,不同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依次为:65年生(2 415.645 t/hm2)>48年生(2 407.634 t/hm2)>36年生(2 273.562 t/hm2)>幼龄林(2 079.462 t/hm2).高龄林分土壤的水源效应显著高于幼龄林分.  相似文献   
4.
采用钻土芯与内生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马尾松占其混交林的组成比例分成5种类型(0~20%、21%~40%、41%~60%、61%~80%和81%~100%),设置15块20 m×20 m的标准样地,系统比较了不同比例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占林分胸高断面积的比例)细根生物量的分布状况、细根生长量及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马尾松不同的混交比例对细根生物量有较大影响,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细根生物量的大小依次为,马尾松混交比例41%~60%﹥0~20%﹥21%~40%﹥81%~100%﹥61%~80%。(2)5种比例混交林分的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均很明显,随土层增加细根生物量趋于减少,且大部分细根集中于土壤表层0~10 cm的范围内。这与该地区的土层较浅以及树种根系的分布特性(深根、浅根树种)密切相关。(3)5种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变化,均在6、7月份达到峰值,在1月份达到最低值,41%~60%林分年生物量净增值比其他4种混交林分要高。(4)5种混交林分的细根年生长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6~8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3月份。各个混交林分细根年生长量大小依次为41%~60%﹥61%~80%﹥21%~40%﹥81%~100%﹥0~20%。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钻土芯与内生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马尾松占其混交林的组成比例分成5种类型(0~20%、21%~40%、41%~60%、61%~80%和81%~100%),设置15块20 m×20 m的标准样地,系统比较了不同比例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占林分胸高断面积的比例)细根生物量的分布状况、细根生长量及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马尾松不同的混交比例对细根生物量有较大影响,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细根生物量的大小依次为,马尾松混交比例41%~60%﹥0~20%﹥21%~40%﹥81%~100%﹥61%~80%.(2)5种比例混交林分的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均很明显,随土层增加细根生物量趋于减少,且大部分细根集中于土壤表层0~10 cm的范围内.这与该地区的土层较浅以及树种根系的分布特性(深根、浅根树种)密切相关.(3)5种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变化,均在6、7月份达到峰值,在1月份达到最低值,41%~60%林分年生物量净增值比其他4种混交林分要高.(4)5种混交林分的细根年生长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6~8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3月份.各个混交林分细根年生长量大小依次为41%~60%﹥61%~80%﹥21%~40%﹥81%~100%﹥0~20%.  相似文献   
6.
安徽肖坑天然毛竹林生产力及其土壤养分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土壤养分与毛竹生长的相关性,对肖坑地区天然毛竹林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肖坑地区天然毛竹林的平均胸径为10.99 cm,平均树高为13.32 m,林分平均密度为3 042株/hm2,平均胸高断面积为29.28 m2/hm2,平均立竹度为0.37。该地区天然毛竹林生产力较低,现存竹杆生物量平均为49.28 t/hm2,竹枝生物量为9.40 t/hm2,竹叶生物量为13.58 t/hm2,竹鞭及根系生物量为19.65 t/hm2,总生物量为91.91t/hm2,各部分生物量排序为竹杆&gt;竹叶&gt;竹鞭&gt;竹枝&gt;竹根。不同林分土壤A0、A、B层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全磷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钾和氮。由相关分析得知,土壤中全氮和全磷含量与毛竹林生长指标相关性较大,A层全钾含量与所有生长指标均表现为显著相关,A和B层全磷含量与除密度以外指标表现为显著相关。表明土壤养分状况是影响天然毛竹林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宣城地区气候条件对大树移植的影响,总结了大树移植与养护技术的若干技术要点和提高成活率的应对措施,以期对实际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白皮黑籽南瓜和绿皮花纹黑籽南瓜抗枯萎病的差异表达基因,挖掘参与抗性相关的代谢通路。以尖孢镰刀菌侵染2 d后和未侵染的2种幼苗叶片作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未侵染的幼苗作为对照,白皮和绿皮花纹黑籽南瓜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2082和1116个。其中141个基因在2种黑籽南瓜中均呈现出差异表达,62个基因具有相同表达趋势。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2种黑籽南瓜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生物学过程中。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白皮有22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通路,绿皮花纹有30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本研究挖掘出黑籽南瓜抗枯萎病差异表达基因,预测了抗性通路,为瓜类抗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宣城地区大树移植与养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宣城地区气候条件对大树移植的影响,总结了大树移植与养护技术的若干技术要点和提高成活率的应对措施,以期对实际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