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水产渔业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印度洋东部黄鳍金枪鱼的渔业生物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在印度洋东部海域的延绳钓生产实践 ,对所渔获的黄鳍金枪鱼 (Thunnus albacares)群体的构成、繁殖等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 ,渔获黄鳍金枪鱼纯重范围为 10~75 kg,叉长范围为 80~ 15 0 cm,纯重、叉长关系为 W=1.5 2 7× 10 -5L3,渔获构成月间变化明显 ,不同年龄个体性成熟与繁殖节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灵山岛位于青岛市西南黄海海域中,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9′43″,北纬35°46′09″.距大陆最近距离10.5km。岛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南北长5.1km,东西宽1.4km,环岛海岸线长14.35km。总面积7.66km^2(包括牙岛子、洋礁石),是青岛市最大的海岛。  相似文献   
3.
鱼类的生长和死亡参数是实行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的基础。根据2002—2018年在黄海采集的玉筋鱼()样品,本研究估测了玉筋鱼在3个渔业利用时期(2000年代初、2000年代末和2010年代末,在此分别称为早期、中期、近期)的生长和死亡参数。结果显示玉筋鱼生物学特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优势体长组由早期的130~150 mm减小到近期的80~110 mm;优势体重组由早、中期较为均匀的分布变为近期的以小个体为主;优势年龄组从早期的2龄个体变为近期的当年生个体。玉筋鱼3个时期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极限体长(分别为0.31、0.42、0.47。残差平方和分析显示中期与近期的生长方程之间差异显著(<0.05),与早期和中期相比,近期极限体长下降,生长速率上升。玉筋鱼近期春季、夏季和冬季的肥满度与早期相比均出现了下降。3个时期总死亡率()分别为0.35、0.44和0.50。玉筋鱼自大规模开发至今经历了过度开发并且趋向于低龄化、小型化,这一变化可能是过度捕捞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成员,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入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我国渔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入世将给我国进一步发展经济带来巨大的利益,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5.
世界黄鳍金枪鱼渔业现状和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是金枪鱼渔业的重要经济鱼种。文章叙述了世界黄鳍金枪鱼最近20多年来的渔业历史和现状,并按照不同渔具对黄鳍金枪鱼在各海区的渔业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叙述了渔场时空分布以及各海区主要从事黄鳍金枪鱼作业国家的渔业产量。此外,还对黄鳍金枪鱼的分布、洄游、种群、生长、繁殖及食性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大目金枪鱼是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的主要渔获鱼种之一,其渔获量仅次于黄鳍金枪鱼和鲤排在第三位。从80年代以来,其年产量获得迅速增长(图1),是一个极有生产潜力的鱼种。有关金枪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国内开展很少,国际上亦主要对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黄鳍金枪鱼群体研究报道较多,而对于印度洋的大目金枪鱼群体则涉及较少。笔者在参加中国水产总公司金枪鱼船队在印度洋的生产作业中,对渔获大目金枪鱼群体的性腺发育与产卵情况作了初步的观察,并结合其上机率与存活率的变化特点,对其生殖节律作了初步研究报道。1材料与方法1.1数据来…  相似文献   
7.
大眼金枪鱼渔业现状和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各海区大眼金枪鱼的产量,对大眼金枪鱼在各海区的渔业历史和现状,按照不同渔具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分布、运动模式、牛理特性、年龄和生长、繁殖、食性以及种群结构等生物学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9.
为调查黄海蟹类资源情况,并识别梭子蟹科溞状幼体各阶段形态,利用2018年5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黄海海州湾及邻近水域的鱼类浮游生物大面综合调查获得的海洋蟹类幼体样品,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和形态学方法对梭子蟹科溞状幼体种类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春夏季调查水域共出现3种梭子蟹科幼体: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和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线粒体COⅠ基因测序可准确识别3个物种。对3种梭子蟹溞状幼体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背棘与额棘形态、尾叉外缘小刺的有无可作为区分上述3种梭子蟹溞状幼体的主要形态学指标。根据3个物种幼体形态特征建立了梭子蟹科溞状幼体分类检索表,基于检索表对幼体进行分类鉴定,并选择8月上旬航次形态学鉴定的80个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24个日本蟳溞状幼体、70个双斑蟳溞状幼体样品进行分子测序验证。结果表明,上述3种蟹类溞状幼体的形态学鉴定准确率分别达到93.75%、100%和97.14%,误判皆发生于溞状幼体Ⅰ期梭子蟹科3个物种之间。研究初步建立了黄海中部梭子蟹科溞状幼体形态鉴定...  相似文献   
10.
应用激光剥蚀(LA)-ICPMS技术对采集于黄海南部吕泗产卵场的产卵期蓝点马鲛耳石横截面从核心到边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耳石微结构分析比较各测定元素与钙的比值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测定的Li、Na、Mg、Fe、Co、Sr和Ba含量在耳石上均呈非均匀分布,但Ba:Ca比值从核心到边缘波动较大(2.13~5.05 μmol/mol),总体为核心(0~40 μm)部分高,核心向外(40~320 μm)部分快速下降,其余部分(320~1 440 μm)低。Ba:Ca比值在不同生活史阶段间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孵化阶段明显高于越冬和产卵阶段。相较其他元素,Ba元素更适合作为标志性元素重建蓝点马鲛生境履历。根据Ba:Ca比值重建了黄海南部蓝点马鲛的生境履历,结果发现它们在胚胎发育和孵化阶段生活在高Ba浓度生境,早期发育阶段游离近岸高Ba浓度生境,随后的生长发育阶段则会长期处于Ba浓度稍低的生境进行越冬和产卵洄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