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分析2005-2009年玉树地区全国鼠疫重点监测点鼠疫病原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动物鼠疫监测标准(GB 16882-1997)》监测采样.分别用革兰氏美蓝染色镜检、分离培养、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动物试验“四步检验”法判定和复判鉴定鼠疫菌.整理、分析玉树地区5年鼠疫病原监测资料.结果5年间分别自喜马拉雅旱獭(6株,其中2005年5株,2007年1株)、藏系绵羊(2株,2005年)、西藏山羊(1株,2005年)体内共分离鼠疫菌9株.结论玉树地区动物间鼠疫时有发生,连续监测或自毙动物检测往往可获得鼠疫病原;喜马拉雅旱獭是鼠疫菌的重要保菌宿主.应加强该地区鼠疫疫源动物的主动监测,尽早发现疫情,防止疫情蔓延和人间鼠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SPF级远交系ICR小鼠种群。使用超净工作台实施子宫摘除术净化小鼠,结果:使用上述方法成功剖腹孕鼠20只,得到净化小鼠140只,育成小鼠120只,检测各项指标符合SPF级标准。结论:在普通环境中使用超净工作台实施子宫摘除术净化ICR小鼠,是建立SPF级种群唯一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测定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马拉雅旱獭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雌雄个体间及与野生状态下喜马拉雅旱獭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工饲养喜马拉雅旱獭雌、雄性个体全血黏度(ηa)、全血还原黏度(ηn)、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刚性指数(IR)及血沉方程K值(KESR)差异均不显著(P0.05);野生状态与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旱獭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比较显示,野生成体旱獭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血还原黏度(ηn)、红细胞电泳指数(ES)、胆固醇水平(CHOL)、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高于人工条件下驯养旱獭的指标(p0.01)。以上数据的获得将为喜马拉雅旱獭作为实验动物进行应用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对70匹采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贵南县喜马拉雅旱獭体表寄生蚤2科3属3种,包括斧形盖蚤(Callopsylla dolabris)、谢氏山蚤(Oropsyllasilantiewi)、人蚤(Pulex irritans)进行巴尔通体检测,并对11个阳性样品进行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的敏感性比较。通过常规PCR反应产物和qPCR反应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发现qPCR检测敏感性高于常规PCR。此项技术的应用将对巴尔通体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室采用人工供血饲养方法恒定控制蚤繁殖室的温湿度,防止蚤繁殖室分种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不影响蚤种的纯化,从而为蚤繁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建立"高原环境人工供血蚤饲养"新技术;探索我省特有鼠疫染疫蚤谢氏山蚤、斧形盖蚤等蚤种的生活史特征及其在不同季节、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实验室最适恒定饲养生境指标和方法,建立和纯化蚤实验室种群,掌握蚤批量产出技术,逐步达到批量提供实验用蚤的目的;制定并完善蚤饲养室管理规范及饲养室操作规程;为虫媒传播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相关科研提供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祁连县公共场所运用溴敌隆灭鼠效果,巩固全国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分别在灭鼠前后各做1次密度监测,用密度下降率评估灭鼠效果。调查结果显示,祁连县城此次公共场所灭鼠活动后鼠密度下降率为86.4%,县城公共场所灭鼠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测定喜马拉雅旱獭对D型肉毒梭菌毒素的敏感性。应用序贯法测定了D型肉毒毒素生物灭鼠剂对喜马拉雅旱獭最小致死量(LD01)。测定结果为D型肉毒毒素生物灭鼠剂对喜马拉雅旱獭的LD01为375万MLD,表明喜马拉雅旱獭对D型肉毒毒素等敏感性相对高原鼠兔和中华鼢鼠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婴幼儿小阴唇粘连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小阴唇粘连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对433例小阴唇粘连婴幼儿随访1 a,根据病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31)与非复发组(n=402),采用单因素分析婴幼儿小阴唇粘连复发的危险因素,将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