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养猪生产中 ,哺乳仔猪诱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它决定着仔猪以后的增重速度和饲养的效益。现将仔猪诱食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介绍给大家。1 饲料的选择  选择适口性强、易消化、最佳蛋白能量比、能量高的饲料。只有饲料适口性好、可吸收率高 ,仔猪才能吃的多 ,长的快。2 及早诱食 在仔猪出生 5~ 7d时开始诱食 ,根据仔猪出生后消化生理特点 ,人为的调节 ,及早补料 ,诱导仔猪采食 ,促使仔猪分泌胃蛋白酶 ,为断奶采食蛋白饲料打好基础。同时 ,补充了后期母乳的不足 ,提高了仔猪的断奶体重。3 补饲槽的选择及放置位置 现在大多养猪户使…  相似文献   
2.
HPLC法检测发酵玉米粉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酵玉米粉用甲醇∶水(80∶20,V∶V)提取黄曲霉毒素(AFT),经免疫亲合柱(IAC)分离纯化、在线光化学衍生器柱后衍生化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器测定AFT(B1、B2、G1、G2)含量。4种毒素在0.5ng/g和2ng/g2个水平下,样品加标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B188.0%和93.6%、B285.2%和85.3%、G192.4%和91.5%、G289.6%和85.6%;5次测定的标准差分别为:B12.5和6.3、B23.5和6.0、G12.8和9.0、G22.3和6.9;4种毒素的方法检出限均达到0.05ng/g。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60.28±0.73)kg的健康"长×大"或"大×长"二元育肥猪1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20%和30%的苜蓿草粉。预试期7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1)5%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ADG)最高,增重成本最低。2)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的肌肉p H45 m in、熟肉率、大理石纹和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 H24 h极显著降低(P0.01);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苜蓿草粉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20%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肌肉鲜味氨基酸(DAA)(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必需氨基酸(EAA)(蛋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及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提高(P0.05)。4)随饲粮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育肥猪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逐渐减少,肌肉不饱和脂肪酸(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和n-3PUFA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M UFA、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UFA、亚油酸、α-亚麻酸、n-6 PUFA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5);肌肉n-6 PUFA/n-3 PU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1)。综上,饲粮添加20%苜蓿草粉可使育肥猪的肌肉DAA、EAA含量以及PUFA中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提高,n-6 PUFA/n-3 PUFA降低,有利于n-3 PUFA在肌肉中的富集,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3种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植物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揭示苜蓿秋眠性的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FQ-PCRSYBR-GreenI方法,在人工气候室,以美国苜蓿秋眠级标准对照品种Norseman(FD,秋眠型苜蓿,秋眠1级)、Dupuils(FD,半秋眠型苜蓿,秋眠5级)和CUF101(FD,非秋眠型苜蓿,秋眠9级)为材料,设计4个不同的日照长度梯度(7,10,13和16h/d),对其植株处理35d,测定叶片中光敏色素(PHYAPHYB)mRNA 表达量,采用(ELISA)试剂盒法测定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PHYA PHYB 在短日照条件下合成量大,其中以Norseman表现最为明显。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叶片中的GA/ABA、ZR/ABA和IAA/ABA均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增大;短日照条件下3种秋眠型苜蓿ABA的合成量均为最大,GA的含量最低,生长严重受到抑制。可能PHYA PHYB 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内源激素GA3、ZR、IAA、ABA合成量,进而调控了苜蓿的秋眠。  相似文献   
5.
不同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和每公顷播种量7.5kg的情况下,分析从美国引进的4个不同苜蓿品种和我国的中苜1号在产草量,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以及经济效益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苜蓿品种产草量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国内品种55%-80%,其中以MHA2品种的产草量,经济效益最好,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在短时间内形成稳定适用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比较了2种不同配方的高脂饲料的建模效果.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 (200±14.27)g/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C组)、高脂饲料Ⅰ(Ⅰ组)、高脂饲料Ⅱ(Ⅱ组)共4周,每周测定体重1次,于第3周末和第4周末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表明:高脂饲料Ⅰ组与C组比较,体重显著增加(P<0.05),TC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HDL -C和LDL -C水平显著升高(P<0.05),建模效果优于高脂饲料Ⅱ组.采用高脂饲料Ⅰ饲喂大鼠可在4周内建立稳定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陆地棉种质黄萎病抗性及生理鉴定,为棉花黄萎病抗性品种选育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10份国外棉花种质(Gossypium hirsutum)为材料对室内盆栽棉花接种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菌液浓度为107 CFU/mL,接菌14 d后,观察并记录表型发病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叶片的菌含量;测定棉花叶片的木质素、过氧化氢(H2O2)、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等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相关性、主成分、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棉花的5个生理指标抗性。【结果】03804、A-6、04841和05189发病较轻;03804和A-6病菌DNA含量最少;在病菌侵染过程中,这些品种对PAL、PRO、木质素等的依赖程度不同,呈现出品种间差异;当棉花受到V.dahliae侵染后,MDA与H2O2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AL和PRO呈极显著负相关;五项抗病指标通过简化得到2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4.951...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评估4种粗饲料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产性能、肉品质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将100头12~14月龄、体重(400.81±1.98)kg的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花生秧干草组、苜蓿干草组、苜蓿青贮组和构树青贮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肉牛。4种粗饲料的添加比例均为19.61%,精粗比45:55。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1)苜蓿青贮组和构树青贮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花生秧干草组和苜蓿干草组(P<0.01),苜蓿青贮组平均日采食量高于构树青贮组(P<0.05);构树青贮组平均日增重低于其他组(P<0.01),苜蓿干草组平均日增重高于花生秧干草组(P<0.05);构树青贮组耗料增重比高于其他组(P<0.01),花生秧干草组和苜蓿青贮组耗料增重比高于苜蓿干草组(P<0.05);4组中苜蓿干草组饲料利用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其次是花生秧干草组。(2)苜蓿干草组的净肉率高于花生秧干草组(P<0.05),大理石花纹评分高于花生秧干草组和构树青贮组(P<0.01);构树青贮组剪切力最大,苜蓿青贮组剪切力最小,各组间差异极显著;苜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