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时试验家兔肝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E. 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NO供体硝酸甘油(GTN)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利用NOS活性测试盒测定肝的iNOS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浓度,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根据试验兔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来进行病变计分.结果表明:感染E. 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GTN组、L-AG组4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硝酸甘油可在兔体内释放NO,对球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稍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相反,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或杀伤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季节变化对奶牛发情和受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北京地区季节变化对奶牛发情和受胎的影响,采集了2007年1月—2009年11月,北京三元绿荷奶牛中心西郊一场温度记录和6413牛次的发情及受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奶牛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分别为47.36%和38.75%,夏季分别为38.57%和26.00%,秋季分别为52.26%和38.23%,冬季分别为49.17%和43.23%。奶牛夏季的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5)。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季节变化对奶牛的发情和受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长白山野猪与杜洛克猪杂交1代猪肌内脂肪代谢酶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和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以5个体重组(20、35、50、70和90 kg)的长白山野猪与杜洛克猪的杂交1代猪(简称野杜F1代猪,各40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肌肉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与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长期随着体重的增加,肌肉组织中HSL和MDH的活性差异显著(P<0.05),野杜F1代猪HSL活性均高于莱芜黑猪的活性(90 kg除外),且在35 kg时,野杜F1代猪和莱芜黑猪差异极显著(P<0.01);肌肉组织中的MDH活性变化,野杜F1代猪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活性最高点在70 kg;在90 kg时野杜F1代猪中MDH活性极显著低于莱芜黑猪(P<0.01)。不同体重阶段,肌肉嫩度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呈不断升高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野杜F1代猪90 kg时肌肉组织中MDH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P<0.01),HSL和MDH的活性与肌肉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提示,肌肉组织中的HSL和MDH对肌内脂肪的沉积量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控制其活性调节肌内脂肪的含量,且肌内脂肪的沉积量与肌肉嫩度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得家兔颞叶癫痫模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研究L-NNA和拉莫三嗪对其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NO在颞叶癫痫中的发作机制及这两种药物对脑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选取2.0~2.5kg健康哈白兔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拉莫三嗪治疗组和L-NNA治疗组,应用硝酸还原法测定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海马及颞叶NO的含量及NOS的活性。结果显示:发现模型组脑海马及颞叶内NOS的活性从6h开始迅速升高,1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7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但仍高于其他各组(P0.05)。L-NNA治疗组和拉莫三嗪治疗组在各时间点极显著或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LNNA在6h~1d时对NOS的降低程度显著好于拉莫三嗪组(P0.05)。NO的变化规律与NOS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成正相关;利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海马内神经性NOS(nNOS)阳性神经元,发现模型组海马内CA3区n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增加,胞质着色加深,胞体的截面积和突起变小;拉莫三嗪治疗组和L-NNA治疗组的神经元密度有所降低,胞体的截面积和突起长度显著变大(P0.05)。结果显示:NO参与了颞叶癫痫发作的始动过程,高浓度的NO对神经元有损伤作用;L-NNA和新型治疗药拉莫三嗪能明显抑制癫痫发作后NO的浓度,对脑部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对癫痫发作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长×大白猪为对照,对野莱(长白山野猪×莱芜猪)F1代猪的肉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野莱F1代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滴水损失、熟肉率、剪切值和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优于对照;野莱F1代猪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野莱F1代猪肉的肌纤维比对照细,肌小节比对照长(P<0.01);除脯氨酸外,野莱F1代猪肉的其他17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及肌苷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因此,野莱F1代猪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比长×大白猪好。  相似文献   
6.
以长白山野猪与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的杂交1代猪(简称野菜F1代猪)和长×大白猪(各18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采用舍饲+放牧的方式,利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玉米、豆粕、麦麸组成的日粮,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90 kg左右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屠宰,对试验猪的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野莱F1代猪的宰前体重、胴体重、胴体长、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均小于长×大白猪,而背膘厚和后腿比例则显著大于长×大白猪(P<0.05);野莱F1代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滴水损失、熟肉率和剪切值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好于长×大白猪(P<0.01);F1代猪肉的水分、干物质、肌内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高于长×大白猪;F1代猪肉的饱和脂肪酸极显著低于长×大白猪(P<0.01),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却极显著高于长×大白猪(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之比为1∶2.20.结果提示:野莱F1代猪肉的肉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比长×大白猪好,适合作为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猪肉的原料猪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时试验家兔肝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E.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NO供体硝酸甘油(GTN)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利用NOS活性测试盒测定肝的iNOS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浓度,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根据试验兔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来进行病变计分。结果表明:感染E.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GTN组、L—AG组4组均在感染后第12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硝酸甘油可在兔体内释放NO,对球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稍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相反,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或杀伤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微量注射6-OHDA于兔右侧纹状体内。术后每周观察以阿扑吗啡(Apomorphin,APO)诱导的旋转行为,并于术后6周处死兔,以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变化。结果表明,部分兔在术后即出现行动迟缓、躬身、易激怒等异常行为。术后6周时,20只兔中有16只在阿扑吗啡诱导后30min内的平均旋转圈数大于7r/min,达到成功模型标准。模型成功率达到80%。TH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未损侧黑质内有胞浆浓染、突起明显的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分布,神经元数量较多,轴突长度较长,且3者差异不显著(P〉0.05);而模型组损毁侧黑质内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与上述3者相比,数目明显减少(P〈0.05),残存的细胞染色较浅,胞体轮廓和突起均不清晰,轴突长度明显变短(P〈0.05)。结果提示,将6-OHDA注射于兔单侧纹状体是一种制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的有效方法,此法操作简便,动物死亡率低,模型制作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D-半乳糖联合铝诱导的小鼠阿尔茨海默症(AD)脑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L-NNA和盐酸多奈哌齐对其变化的影响,探讨NO在阿尔茨海默症中的作用机制及2种药物对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选取2月龄健康昆明小鼠160只,体质量(20±2)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及L-NNA治疗组,利用D-半乳糖联合三氯化铝建立小鼠AD模型,应用生化检测技术测定各组脑海马在造模后每周NOS活性及NO含量。结果表明,模型组海马内NOS活性开始呈缓慢升高,从第4周开始呈显著升高,保持较高含量至12w造模结束;两治疗组脑海马NOS活性在各时间点极显著或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并且L-NNA在4~8周时降低脑海马NOS活性的程度好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P0.05);NO含量的变化随着NOS活性的变化而变化;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脑海马神经型NOS(nNOS)阳性神经元,发现模型组脑海马nNOS阳性神经元密度降低,细胞着色变淡,胞体截面积和最长突起长度变小,经过治疗后神经元密度增加,胞体截面积和最长突起长度显著改善(P0.05)。结果提示NO参与了AD形成过程,高浓度的NO能发挥神经毒性作用损害脑组织;L-NNA通过抑制NOS的活性,降低了脑海马NO的含量,对阿尔茨海默症中海马神经元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家兔海马各区nNOS阳性神经元在去卵巢及雌激素替代治疗后的形态结构及分布变化,为雌激素类药物防治绝经后老年性痴呆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家兔海马各区都有n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去卵巢后海马n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及分布变化有区域差异性: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在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DG)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而在CA2区数量明显增多(P0.05)。CA1、CA3区和DG的阳性神经元胞体截面积明显变小,最长突起长度明显变短,第一级突起数变少,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5)。CA2区阳性神经元胞体截面积明显变小(P0.05),最长突起长度、第一级突起数增多,但差异不显著(P0.05);nNOS阳性神经元的4种指标在雌激素替代治疗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雌激素可能通过影响海马nNOS的表达来影响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