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紫云英和稻草还田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以中嘉早17和五优662为早、晚季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施用条件下,研究单施NPK化肥(F)、紫云英(早稻基肥)+NPK化肥(G)、紫云英(早稻基肥)+稻草(晚稻基肥)+NPK化肥(GS)、稻草(早、晚稻基肥)+NPK化肥(S)4个处理对双季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硅和水溶性硅养分含量及容重、总孔隙度、pH、交换性酸、CEC、盐基饱和度的影响。【结果】4个处理早稻产量差异不显著,晚稻产量处理S、GS、G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处理F,增幅为9.4%~11.8%(P0.05)。早、晚稻结实率处理S、GS、G较处理F增幅分别为5.4%~8.8%(P0.05)和7.1%~13.9%(P0.05)。土壤容重处理GS、S显著低于处理F、G,而总孔隙度则相反。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硅含量处理G、GS、S较处理F增幅分别为10.5%~30.4%(P0.05)、18.0%~25.7%(P0.05)、18.0%~37.1%(P0.05)和35.8%~60.2%(P0.05),而速效钾和水溶性硅含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pH值,处理S、GS与G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处理F,增幅分别为7.4%(P0.05)、5.4%(P0.05)和3.7%。交换性酸处理S、GS和G均显著高于处理F,增幅为51.6%~118.0%(P0.05)。CEC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S、GS、G、F,而盐基饱和度处理F显著高于处理G、GS和S,增幅为9.2%~17.0%(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与有效硅含量均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 9、0.973 2~*和0.991 1~*。土壤pH、交换性酸和CEC与有效硅含量均呈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 0~*、0.950 9~*和0.989 5~*。【结论】早稻紫云英还田结合晚稻稻草还田替代部分化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水稻周年产量。  相似文献   
2.
水稻土供硅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是对水稻生长有益的元素,在水稻的生长发育、养分的吸收、产量与品质形成以及逆境生理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从硅在土壤中的分布、土壤供硅能力、水稻吸硅特性、硅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增施硅肥指标、硅素营养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今后水稻土硅素营养研究的重点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南昌地区种植的辣椒新组合,以JN55为对照,对9个辣椒新组合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JN42在丰产性、抗性表现比较突出,JN39、JN40、JN41在单果质量、熟性、抗性、丰产性表现较为优异。JN39、JN40、JN41和JN42是具备较好潜力的辣椒组合,适宜南昌地区进行冬春茬保护地栽培,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2015—2017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在等量氮、磷、钾施用水平下,研究不同用量(0、900、1 200、1 500kg/hm2)钢渣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土壤的容重、总孔隙度、pH、CEC、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硅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增施钢渣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3年产量平均增长7.89%,且钢渣用量1 200 kg/hm2的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显著提高红壤旱地土壤总孔隙度、pH、CEC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硅含量;土壤和大豆籽粒中重金属Hg、Pb、Cr、Cd、As含量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 2762—201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有机碳及物理、化学组分的影响,为改善土壤结构,维持土壤地力提供依据.[方法]以红黏土发育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秸秆、紫云英还田,分析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组分质量及含量分布变化.[结果]与单施化肥(F)相比,处理秸秆+化肥(SF)、紫云英+化肥(MF)和秸秆+紫云英+化肥(MSF)土壤有机碳增幅为28.79%~41.23%(P<0.05),且处理MSF显著高于处理SF和MF;大团聚体(Ma)质量占比提高16%~20%(P<0.05),有机碳含量增加60.32%~93.45%(P<0.05);微团聚体(Mi)质量占比减低6%~7%(P<0.05),而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变化;粘粉粒(s+c)质量占比下降10%~13%(P<0.05),而有机碳含量上升10.97%~25.38%(P<0.05).大团聚体中粗颗粒态有机质(M-cPOM)质量占比提高7.36%~8.83%(P<0.05),有机碳含量增加28.39%~48.18%(P<0.05);大团聚体中微团聚体(M-Mi)质量占比显著上升32.48%~43.97%(P<0.05),同时有机碳含量增加43.14%~74.06%(P<0.05);大团聚体中粘粉粒(M-s+c)质量占比无显著变化,有机碳含量提高22.10%~42.75%(P<0.05).重组粘粉粒(HL-s+c)质量占比降幅为5.31%~9.61%(P<0.05),有机碳含量增幅为16.43%~24.16%(P<0.05);重组沙粒(HL-sand)质量占比上升10.53%~20.13%(P<0.05),有机碳含量提高66.83%~105.74%(P<0.05).惰性碳库(RP-C)、活性碳库1(LP1-C)、活性碳库2(LP2-C)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21.89%~33.42%(P<0.05)、44.12%~71.43%(P<0.05)、15.65%~21.77%(P<0.05).[结论]施加秸秆、紫云英能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物理、化学组分质量与含量分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