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40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41篇
  27篇
综合类   835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290篇
园艺   27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蒲公英在我国传统食用和药用方面的应用已有几千年历史.它不但营养价值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而且药用价值极高,全草可入药,其茎叶、花和根中都含有多种功效成分,如酚酸类、黄酮类、多糖类、萜类及甾醇类化合物等,有抗癌、抗氧化、降血糖、抗血栓、免疫调节等多重药理作用,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炎、消肿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咽痛、疔疮肿毒、湿热黄疸和热淋涩痛等症状.随着人工栽培蒲公英的日益增多,其开发利用前景更加广阔,化学成分、活性物质、药用价值不断被发掘与研究.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报道,现综述蒲公英的主要功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其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沈翠云 《农家致富》2004,(24):30-30
芦笋是一种以食用肥嫩笋体(幼茎)为主的多年生蔬菜,其笋体含有天冬酰胺和多种甾体皂甙物质.具有特殊的营养和食疗功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人1:3的大量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投入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城市气候恶化,绿地面积越来越少,人居环境质量日趋下降。用“城市森林、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立体绿化”等新要领来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改造城市,提倡城市与自然共存,与自然融合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其核心是提高绿色覆盖率。因此向“第五立面”索取绿色,营造屋顶花园.为都市人在紧张工作之余提供一个休息和消除疲劳的舒适场所。在许多建筑师眼里已成为优质工程的一个设计内容,在园林工作者眼里更是一个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呼喉净     
《畜牧市场》2004,(4):26-26
  相似文献   
6.
民间中医认为:大麦芽(即麦芽),味甘,性凉,有助消化,除胀满、疏肝利气、回乳等功效;大麦秸是指大麦成熟枯黄后的茎秆.含有多糖成分.味苦,性温无毒,有消肿利湿理气的作用:大麦苗,有利小便等功效。但是,孕妇、脾胃无积滞者忌用,身体虚寒者应该少用或不用。下面介绍一些大麦治病的民间中医验方.供读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又是菊黄蟹肥时节。在皓月当空的金秋之夜,持蟹把酒,对菊赏月,实乃人生一大快事。然而,在持蟹赏月之际,却鲜有人知螃蟹的营养保健功效及食用安全禁忌。  相似文献   
8.
双孢菇的营养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双孢菇具有食用、保健功效。蘑菇的菌肉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100g鲜菇中含蛋白质3.7g,脂肪0.2g,糖3.0g,纤维素0.8g,磷110g,铁0.6mg,灰分0.8g,VC 3mg,VB10.1mg,VB20.35mg,烟酸149mg。蘑菇既是一种高档的菌类蔬菜,又是一种有保健作用的营养食品。含高蛋  相似文献   
9.
菥蓂     
《农村发展论丛》2001,(5):45-45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