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8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856篇
林业   1469篇
农学   417篇
基础科学   415篇
  2935篇
综合类   4554篇
农作物   357篇
水产渔业   191篇
畜牧兽医   986篇
园艺   299篇
植物保护   354篇
  2024年   253篇
  2023年   703篇
  2022年   687篇
  2021年   607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570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561篇
  2016年   678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753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662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碳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全量化学元素既是植物矿质营养的源泉,又是全面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含量多少对分析土壤形成演化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文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PE ICP-OES)分析测定了沙地沙漠固沙林植被下苔藓结皮层全量化学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苔藓结皮层SiO_2平均含量为60.77%,其它全量化学元素组成(SiO_2除外)含量均高于流动沙土;随着固沙林时间的增加以及苔藓结皮不断积累更多的细颗粒物质,苔藓结皮层SiO_2含量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而其它全量化学元素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苔藓结皮层硅铁铝率低于对照流动沙土,且随着固沙林时间的增加,硅铁铝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同时大气降尘中的全量化学元素组成含量以及硅铁铝率均高于苔藓结皮层和流动沙土。风沙环境下苔藓结皮层的形成和长期保留,对改善风沙土矿物质元素含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在水田上改建苗圃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省内同时采集了水田起源的不同类型苗圃表层土壤与剖面分层土壤,以长期种植水稻农田为对照(水田),分析土壤含水量、水稳定性团聚体、容重、饱和导水率、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活性有机碳、有效磷、速效钾和pH等指标,探讨水田长期改用苗圃后对表层和深层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把苗圃分为加土型(加土种植,增加地面高度)、减土型(带土移苗,降低地面高度)和常规型(种植过程中地面高度无明显变化)3种情况。结果表明,水田改建苗圃后,表层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效磷、速效钾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普遍下降,活性有机碳/有机碳的比例也逐渐变低,土壤有机碳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下降以加土型和减土型更为明显。减土型和常规型苗圃的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明显低于水田,土壤容重却明显高于水田;常规型苗圃表层土壤酸度大于水田;加土型苗圃表层土壤砾石含量明显高于水田。对代表性常规型苗圃剖面土壤的鉴定表明,水田改为苗圃后,整个土壤剖面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对丘陵区土壤(黄筋泥田)深层土壤含水量下降的影响大于对平原区土壤(青紫泥田和淡涂泥田)的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也呈下降趋势。水田长期改用苗圃可引起土壤质量的退化,对表层和深层土壤性状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将海带种质的无菌采集与配子体固相保存相结合,对种海带的处理、游孢子的采集、配子体的分离与固相接种等关键步骤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建立了一种高效的海带配子体固相保存方法,此方法从源头降低了细菌的污染,减少了配子体保存过程中污染细菌的机会,简化了常规固相保存的菌处理流程,提高了保种效率,有利于固相保存方法的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0-22
土壤退化已经成为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素,而酸化则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以及酸化对土壤地力、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酸化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安梨花序具有特殊香气,试验通过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安梨花序的香气成分,对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安梨花序香气成分含量做了分析比较.在不同花期的比较中,对苯醌在三个时期含量都很高,花苞期最高;在不同部位的比较中,2-甲基-1-硝基萘在花托中含量最高,正十四烷在花药中含量最高;在边缘花和中心花的比较中,正十四烷在边缘花中含量较高,对苯醌在中心花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沙棘固沙林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耿生莲 《沙棘》2001,14(2):8-11
分析了青海省共和县沙珠玉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林分的生长特征,研究表明,沙棘固沙林中以沙棘青杨混交林为生产力最高的林分,其生长、结实都优于沙棘纯林,果实的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8.
王平 《农技服务》2004,(9):46-46
1、保鲜剂法保鲜剂的配制:甲醇10%-20%、乙醇10%-20%、高锰酸钾.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种或几种0.02%-0.2%.余为水量。使用方法:柿子表面均匀喷洒或蘸取保鲜剂,10公斤用量25-75毫升。处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又有四项最新科研成果,分别于1994年元月20~21日通过了由农业部科技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的鉴定。经专家评议一致认为,这四项科研成果均为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