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2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418篇
林业   4697篇
农学   602篇
基础科学   575篇
  625篇
综合类   5677篇
农作物   329篇
水产渔业   746篇
畜牧兽医   4251篇
园艺   1006篇
植物保护   23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449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841篇
  2013年   762篇
  2012年   909篇
  2011年   959篇
  2010年   1014篇
  2009年   1039篇
  2008年   1103篇
  2007年   854篇
  2006年   840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695篇
  2003年   679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469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237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以湖北省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166块具有代表性的杉木人工林标准地,并测定样地的常规立地因子。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建立了杉木优势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对研究区杉木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选择的5个立地因子与优势高数量化拟合的复相关系数为0.639;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这3个立地因子对优势高的贡献率达84.99%,且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3个因子构建研究区杉木人工林立地类型,共划分为22类;按照优、良、中、差4个评价等级对166块样地所属的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得出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在中海拔、土壤湿润、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的立地条件下生产力较高,研究区立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3.
在铁路车站、客技站、货场及专用线,依然有很多无联锁道岔,无联锁区域设备缺乏安全保障,给调车工作带来安全隐患。针对无法或暂时无法进行联锁改造的现实,依据现有规章制度进行了无联锁区域调车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比照电气集中联锁概念,提出在缺乏电气集中联锁情况下,调车进路自动安全检查和确认方法,并研发了无联锁区域调车进路确认装置,能够确保无联锁区域调车进路正确。该装置具有安全、低成本、实用、可靠等特点,已在部分铁路公司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重瓣百合'Thalita'为试材,采用4个不同浓度(10、20、40、80 mg·L-1)的GA4+7+氯吡脲(1∶1),对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指标,探讨GA4+7+氯吡脲对重瓣百合'Thalita'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其推广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20 mg·L-1 GA4+7+氯吡脲对'Thalita'花苞直径和叶面积促进作用最大,分别比对照高14.18%和55.13%,均达显著差异;茎粗随着GA4+7+氯吡脲的浓度升高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20 mg·L-1GA4+7+氯吡脲在花苞开放率和花期上综合效果最好;80 mg·L-1 GA4+7+氯吡脲对'Thalita'株高促进效果最好,比对照高2.67%;所有处理组种球鲜质量和根长均比对照低,其中20 mg·L-1 GA4+7+氯吡脲效果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低36.77%和48.18%,均达显著差异.综合比较来看,20 mg·L-1 GA4+7+氯吡脲对重瓣百合'Thalita'生长影响最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6.
林内外气象要素的分析可以揭示林区内小气候动态变化规律,同时也是明晰枯落物在天然状态下生态水文效应的前提。选取广西的典型林地,采取林内外定位对照观测方法,对试验区内冬季(10—4月)的林内外气象要素及冠层截留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冠层截留效应与降水量相关;林内温度、湿度、风速均与林外有显著相关性;林内外潜在蒸散发变化趋势明显,冬季林外潜在蒸散发远大于林内。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用电动运输车直流电源电压降落而导致的动力降低,以及车辆行驶工况复杂多变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双向准Z源逆变器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以STM32F103C8T6为控制器,完成驱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通过直流母线方波升压和SVPWM控制策略,使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具有ON-PWM斩波、准Z源方波升压、准Z源SVPWM三种驱动模式。最后搭建驱动系统的试验平台,取直流电源电压U_(dc)=24 V,直通占空比D_0=0.2,准Z源方波升压和准Z源SVPWM都将逆变桥的直流母线电压提升至40 V以上,有效解决直流电源电压降落的问题。驱动系统根据加速、爬坡、重载等具体工况快速、准确地切换工作模式,满足车辆的动力需求,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989年文献调研资料及2006年、2012年森林资源调查基本数据的分析,研究了青海省大通县不同年份调查的人工林、天然林典型树种的面积、蓄积、生物量变化的变化趋势及其林地资源变化特点。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大通县整体森林固碳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大通县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南方园艺》2020,(1):F0002-F0002
“广西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的前身是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原广西柑桔研究所)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中心。繁育基地建有无病毒母本园、采穗圃、苗圃、品种展示园,占地面积近200H,是广西唯一的集新品种引进、筛选、脱毒良种接穗和无病毒苗木繁育于一体的柑橘良种繁育基地。具备年生产柑橘无病毒接芽1000万个、无病毒苗木130万株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密度指数模型的研究,为制定木材产量及质量的提升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以河南省薄山林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147块标准地数据,以林分平均胸径为输入向量,以林分密度为输出向量,建立了林分密度指数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并与Reineke的林分密度指数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  ① 薄山林场马尾松人工林最大密度线斜率b为-1.516 3,马尾松标准平均胸径为14 cm,Reineke的林分密度指数模型精度为92.11%,t检验结果显著;②构建了网络结构为1:2:1的林分密度指数ANN模型,模型拟合精度为92.57%,均方误差为0.001 469 7。③无论采用Reineke林分密度指数还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拟合株数密度随林分平均胸径的变化趋势时,幼龄林组拟合效果都不理想,这与幼龄林组数据数量偏少有关。  结论  所建模型可为薄山林场马尾松抚育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