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79篇
  免费   709篇
  国内免费   892篇
林业   1804篇
农学   741篇
基础科学   1251篇
  3313篇
综合类   7029篇
农作物   376篇
水产渔业   448篇
畜牧兽医   2648篇
园艺   446篇
植物保护   424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731篇
  2022年   734篇
  2021年   636篇
  2020年   537篇
  2019年   643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573篇
  2016年   695篇
  2015年   647篇
  2014年   1124篇
  2013年   1154篇
  2012年   1302篇
  2011年   1326篇
  2010年   1145篇
  2009年   1257篇
  2008年   1252篇
  2007年   1088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600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碳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别于平水期和枯水期采集了花溪河流域典型农业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利用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对研究区不同水体的补给来源、季节变化及主要影响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值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同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的主要水文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当地大气降水,月亮湖水库受蒸发作用影响明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δD和δ~(18)O整体上呈现平水期高于枯水期的特征。(2)地下水的δD和δ~(18)O在枯水期与平水期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西部水田/水库集中区富集,东部旱地集中区贫化,土地利用对研究区环境水文过程影响明显。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为流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自动站实测资料,从高空槽演变规律及物理机制方面对2014年8月31日至9月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东移南压,并配合低层低涡环流产生。9月1日凌晨分布不均匀阵性降水,由南支槽前不断生成和消亡的对流云团活动所致。9月1日午后,北支高空槽逐步南下,南压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巴彦淖尔市上空交汇,稳定西南暖湿水汽输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空强烈辐散通过抽吸作用引起低层强烈辐合,激发气流垂直上升运动并提供抬升动力条件。500 h Pa以上大气处于对流稳定状态,阻挡暖湿气流向上扩散,使不稳定能量在低层积累,提供能量条件。西南暖湿气流受阴山山脉阻挡和抬升,山前降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在水田上改建苗圃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省内同时采集了水田起源的不同类型苗圃表层土壤与剖面分层土壤,以长期种植水稻农田为对照(水田),分析土壤含水量、水稳定性团聚体、容重、饱和导水率、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活性有机碳、有效磷、速效钾和pH等指标,探讨水田长期改用苗圃后对表层和深层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把苗圃分为加土型(加土种植,增加地面高度)、减土型(带土移苗,降低地面高度)和常规型(种植过程中地面高度无明显变化)3种情况。结果表明,水田改建苗圃后,表层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效磷、速效钾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普遍下降,活性有机碳/有机碳的比例也逐渐变低,土壤有机碳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下降以加土型和减土型更为明显。减土型和常规型苗圃的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明显低于水田,土壤容重却明显高于水田;常规型苗圃表层土壤酸度大于水田;加土型苗圃表层土壤砾石含量明显高于水田。对代表性常规型苗圃剖面土壤的鉴定表明,水田改为苗圃后,整个土壤剖面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对丘陵区土壤(黄筋泥田)深层土壤含水量下降的影响大于对平原区土壤(青紫泥田和淡涂泥田)的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也呈下降趋势。水田长期改用苗圃可引起土壤质量的退化,对表层和深层土壤性状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0-22
土壤退化已经成为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素,而酸化则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以及酸化对土壤地力、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酸化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2种偶联比率偶联蛋白质制备猪抗克伦特罗血清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同窝断奶1周左右的仔猪分为2组,用偶联比率为1:14和1:18的2种BSA-CL偶联蛋白BSA14和BSA18分别免疫3次后,采用间接ELISA、间接抑制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和血清阻断率。结果表明,虽然BSA18组血清的稀释度(1:20000)低于BSA14组血清的稀释度(1:40000),但血清阻断率明显高于BSA14组。提示以BSA为载体蛋白制备抗CL血清时,偶联比率在1:20左右较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新生仔猪的非肠道的和经肠的营养摄入,检测了总的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的需求量.但通过不同饲喂途径获取的支链氨基酸的最适比率还未确定。在这个研究中,利用氨基酸氧化示踪技术检测非肠道的和经肠的支链氨基酸的比率。给24头约克夏公仔猪提供含足够营养的氨基酸基础日粮5d。在6日龄和8日龄连续服用L-[1-^14C]-苯丙氨酸,试验前4h开始测定苯丙氨酸的氧化和动力情况。在第6d,  相似文献   
8.
王平 《农技服务》2004,(9):46-46
1、保鲜剂法保鲜剂的配制:甲醇10%-20%、乙醇10%-20%、高锰酸钾.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种或几种0.02%-0.2%.余为水量。使用方法:柿子表面均匀喷洒或蘸取保鲜剂,10公斤用量25-75毫升。处理  相似文献   
9.
杨秋风 《新农业》2009,(6):49-49
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新品系是世界绒山羊品种选育过程的一大创新,改写了季节性长绒的传统生绒机理,并首次发现一个次级毛囊中生长两个绒干现象,综合指标居世界领先水平,具有常年长绒、产绒量高、绒品质好、净绒率高、绒纤维长、遗传性能稳定、改良效果显著等优良特点。  相似文献   
10.
鱼苗培育,也称“发塘”。它是指把鱼苗经20~25天饲养。长到了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鱼苗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鱼苗发塘率一直很不稳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现将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