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林业   6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海拔梯度对台江方竹发笋节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产地对合江方竹不同海拔梯度发笋节律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其开始发笋期、停止发笋期及发笋数都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海拔越高,发笋越早,停止发笋期也越早,平均发笋量3300株/667m^2。其发笋期可以划分为开始期、高峰期和停止期阶段。在海拔l200In以L开始发笋期出现在9月中旬,停止生长期出现在10月上旬;1000m以一卜开始发笋期、停止生长期分别出现在9月下旬和10月底以后;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开始发笋期推迟2—3d,停止发笋期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推迟3—4d。数学模型(以9月13日为第一天),发笋开始期为K=31.333-0.02383H海拔,停止发笋期为T=64.867-0.03217H海拔;合江方竹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发笋性状可以划分成900m以下和900m以上两类,其中900m以下具有“笋期晚发笋多(晚多)”特性;900m以上具有“笋期早发笋少(早少)”特性。  相似文献   
2.
贵州桐梓柏箐自然保护区金佛山方竹林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桐梓县柏枝山、箐坝自然保护区的金佛山方竹是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层片,生长繁茂,经济价值高。在保护该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以经营利用为目的,考虑影响金佛山方竹经济性状的主要因素,对金佛山方竹林进行类型划分,并提出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佛山方竹次生林类型与经营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佛山方竹是我国较有特色的笋用竹种,笔者在其中心分布区的大量样地调查基础上,用平方和距离法将金佛山方竹次生林划分成10个类型,并分析了各种类型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4.
竹类植物种群扩散效应是生态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黔中地区,采用单一繁殖体同地种植方法,持续10年观察了金佛山方竹和毛金竹的种群扩散效应,对比了二者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栽植时间的增长,2个竹种的繁殖生长呈现如下变化:1)年出笋日数及出笋最远距离逐年增加,毛金竹的相应值较高,竹种间出笋日数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2)年出笋量、竹笋平均地径及最大地径逐年增加,竹笋密度呈“快速增加—快速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除金佛山方竹的竹笋密度较高外、毛金竹的其他指标较高,竹种间出笋量及竹笋密度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3)年新竹数量、平均地径、竹高及胸径处节间长度、以及竹鞭粗度和竹秆基部第1节环竹根数量值逐年增加,成竹率呈“缓慢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新竹密度呈“快速增加—快速降低—平缓稳定”变化态势,除金佛山方竹的新竹密度较高外,毛金竹的其他指标较高,竹种间成竹率差异显著、胸径处节间长度及竹秆基部第1节环竹根数量值差异极显著,新竹数量及密度、平均高度及胸径处节间长度、成竹率及竹秆基部根数量的年分布曲线差异极显著;4)平均竹笋质量和出笋时间的负相关极显著,相应值的种间差异显著,毛金竹平均竹笋质量较高。总体而言,毛金竹的种群扩散效应优于金佛山方竹。  相似文献   
5.
桐梓县方竹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调查资料分析方竹栽培的气候条件,采用细网格气候资源推算方法,建立方竹出笋期各气候资源与地理地形因子的相关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制作各气候资源分布图.根据指标,确定方竹栽培的气候适宜性分区.  相似文献   
6.
在对彝良县方竹产业现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顺应方竹产业发展趋势,以方竹产业富民为目标,探讨和分析了彝良县方竹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方竹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等发展对策,为该县方竹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方竹属部分种黄酮类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义方竹属13个种叶片的化学分析,在8个种中得到了黄酮类成分,包括木犀草素、异荭草甙以及木犀草素,苜蓿素、香叶木素,柯伊利素、洋芹素的糖甙。实验结果的聚类分析倾向于支持将方竹属、筇竹属合并为一个广义方竹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金佛山方竹的历史及生物学特性。重点阐述了重庆市南川区方竹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方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贾维嘉  王澍 《种子》2021,(1):79-83
筇竹为珍稀笋材两用混生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对筇竹种子进行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的萌发实验,并培育实生苗发笋后,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3个不同出土高度(2 cm,5 cm,8 cm)的筇竹笋中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最适宜筇竹种子萌发的条件是20℃,12 h光照/12 h黑暗,但25℃和暗处理更能促进胚根伸长。不同生长时期的筇竹笋钾含量丰富(6521.13~7405.24 mg·kg-1),其次是钠(625.56~814.83 mg·kg-1),铜含量最低(6.86~9.62 mg·kg-1)。筇竹笋的钾、钠含量随高度的增高逐渐下降,而钙、铁、铜、锰含量逐渐升高,锌含量变化呈中峰优势,镁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研究为筇竹种子萌发及笋品质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金佛山方竹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竹种,云南省镇雄县有金佛山方竹林面积为3.23万hm2。多年来,由于竹农过度采笋,而忽视竹林的科学经营,导致大面积竹林低产低效。文章分析了镇雄县金佛山方竹低效林的成因,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评估了低效林改造效果,以期为提升竹林质量、提高竹林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