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5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梭梭被肉苁蓉寄生后的生理代谢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疆吉木萨尔县林木良种试验站肉苁蓉良种繁育基地内,选择立地条件、梭梭树龄、林分密度、林木株行距、接种肉苁蓉方式以及管理措施等基本一致的梭梭人工林为试验地,以被肉苁蓉寄生、未被肉苁蓉寄生和曾被肉苁蓉寄生但已解除寄生关系的梭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梭梭同化枝的相对含水量、束缚水/自由水、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等水分代谢和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梭梭被肉苁蓉寄生以后的生理代谢反应.结果表明:与未被肉苁蓉寄生的以及曾被肉苁蓉寄生但采收了肉苁蓉种子的梭梭比较,被肉苁蓉寄生的梭梭同化枝的相对含水量有所降低,而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有所提高;与此同时,被肉苁蓉寄生的梭梭同化枝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而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有所提高.三者之间的各项测定指标的差异达到显著程度.梭梭被肉苁蓉寄生以后引发的一系列生理代谢反应,既是梭梭被肉苁蓉寄生以后的一种生理代谢适应,也是引起被肉苁蓉寄生的梭梭生长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肉苁蓉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根据河西荒漠区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从选地整地、接种、开沟、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肉苁蓉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3.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with thre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i (Glomus intraradices Schenck & Smith, Glomus deserticola (Trappe, Bloss. & Menge), and Glomus mosseae (Nicol & Gerd.) Gerd. & Trappe) and the addition of composted sewage sludge (SS) with respect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Retama sphaerocarpa L. seedlings, in a semiarid Mediterranean area. Associated changes in soil chemical (nutrient content and labile carbon fractions), biochemical (enzyme activities), and physical (aggregate stability)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Six months after planting, both the addition of composted SS and the mycorrhizal‐inoculation treatments had increased total N content, available‐P content, and aggregate stability of the soil. Values of water‐soluble C and water‐soluble carbohydrates were increased only in the mycorrhizal‐inoculation treatments. Rhizosphere soil from the mycorrhizal‐inoculation treatm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enzyme activities (dehydrogenase, protease‐BAA, acid phosphatase, and β‐glucosidase) than the control soil. In the short‐term,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with AM fungi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enhancement of shoot biomass, particularly with G. mosseae (about 146% higher with respect to control plants). The addition of the composted SS alone was sufficient to restore soil structural stability but was not effective with respect to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R. sphaerocarpa plants.  相似文献   
4.
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过试验、观察分析,总结出一套较成功可行的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人工梭梭林,利用咸水滴灌技术,对种植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的开挖方式、播种方式、接种深度以及稳产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提高肉苁蓉种子和寄主根系接触的几率是提高人工接种肉苁蓉效果的有效途径。不同种植方式的肉苁蓉出土率为:沟种>打洞>穴种,撒种>种植带(种植纸)。② 采用开沟、撒种方式种植肉苁蓉,随播种量增加,出土肉苁蓉数量呈增加趋势,但存在一个上限值。在沙地滴灌种植肉苁蓉适宜的播种量为300粒/m。③ 接种深度应控制在寄主根系主要分布层以内,并结合作业方式及作业成本来综合确定,在沙地滴灌接种深度不宜超过60 cm。④ 人工接种肉苁蓉具有一次接种,多年采收的效果,但肉苁蓉出土率年际间差异较大。接种后第2 a至第4 a为主要收获期。采用沟种、撒种技术春季接种肉苁蓉,接种后连续3 a平均出土率可以保持在1株/m以上,肉苁蓉鲜重产量达1 800 kg/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管花肉苁蓉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肉苁蓉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方法]在实地测试和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种植模式、接种方法、接种技术对管花肉苁蓉接种率的影响,筛选出肉苁蓉高产稳产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最佳栽培模式是株行距0.7×3(m×m)或1×1×3(m×m×m)的宽窄行造林模式,接种深度为60~70 cm,水平距离为20~30 cm,种子纯度>70%、成熟度>90%;最佳接种期为每年的3~6月。[结论]接种方法、接种距离、接种时间、定植模式对管花肉苁蓉接种成活率都有影响,而且接种成活率与不同的接种深度、灌水截止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肉苁蓉对感染性休克肝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探讨肉苁蓉在细胞水平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12 h对照组,12 h给药组,16 h对照组和16 h给药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比较各组存活率和平均动脉压(MAP),肝线粒体ATP酶活性,呼吸控制率(RCR),ADP/O比值的变化.结果:大鼠在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后,肝线粒体ATP酶活性,呼吸控制率和ADP/O比值显著降低,24 h存活率明显下降.给药组肝线粒体ATP酶活性,呼吸控制率(RCR)和ADP/O比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与大鼠死亡率的降低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肉苁蓉能增强线粒体摄氧功能和氧化磷酸化功能,恢复感染性休克线粒体的正常的能量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8.
肉苁蓉种子带菌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产地肉苁蓉种子携带真菌优势菌群和带菌率的差异,采用平皿法对肉苁蓉种子进行外部(洗涤法和干种子法)、内部(种子消毒法与种仁消毒法)带菌检测。结果表明,肉苁蓉种子携带菌群主要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p.)、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p.)、镰孢属(Fusarium spp.)、青霉属(Penicillium spp.)及少量的散囊菌属(Eurotium spp.)。不同产地肉苁蓉种子携带菌群及带菌率差异不显著,但分离频率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肉苁蓉种子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研究栽培和野生肉苁蓉种质的药材形态、产量、品质及田间农艺性状的变异水平,以及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11.5软件对61份肉苁蓉种质通过测量、称重或药典指定的HPLC法测定的16项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肉苁蓉种质间各性状差异极其显著,特别是产量与品质性状的个体差异,其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变异系数高达91.6%。茎节以下的粗细、长度与肉苁蓉的鲜重和折干率呈极显著相关,但品质性状与形态和产量性状间均不存在正相关性,仅松果菊苷的含量与节上粗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肉苁蓉不同种质间的形态与品质性状变异丰富,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相关性分析结果为肉苁蓉药材的育种目标、种植措施及合理采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原子吸收法测定荒漠肉苁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法对荒漠肉苁蓉样品中的金属元素Fe、Cu、Zn、Mg、Ca、Pb、S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精密度和灵敏度高,回收率为98.90%~101.27%,结果可靠.荒漠肉苁蓉中Mg、Ca、Fe、Zn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