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经济林在乌兰察布盟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提出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
乌盟林业勘察设计队隶属乌兰察布盟林业局,成立于1997年5月,是乌盟林业局直属二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该队技术力量日益雄厚、测绘设备不断更新,调查手段日趋现代化,调查设计成果质量不断提高,内业基本上实现计算机处理,外业作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曾先后多次承担国家项目及重点工程规划  相似文献   
3.
乌盟后山跨旗县生态工程实施一年来,经过全盟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已经形成了大力度退、大面积种、大踏步迈、大干快上的良好局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1998年,盟委、行署针对后山地区58个严重风蚀沙化乡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实际,决定实施后山跨旗县生态工程。利用3年,沿农牧交错带西起四子王旗大井坡,东至化德县七号乡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50公里的严重风沙害区建成一条绿色生态带,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95万亩,建设基本农田防护林6万亩。一年来五旗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大规模生态治理,完成退耕…  相似文献   
4.
发展畜牧业,必须把草原、畜牧、兽医三大基本建设工作做好。草原造林是草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草原生态条件,实现畜牧业稳定高速发展的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也称东北山葡萄,原产中国、前苏联远东地区和朝鲜,是葡萄属中最抗寒的一个种。枝蔓能耐-40℃~-50℃低温,根系可耐-14℃~-16℃低温。我国山葡萄的天然分布区域主要在吉林长白山、黑龙江完达山、小兴安岭、辽宁北部的山区和半山区,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以东的大青山、蛮汉山亦有分布。它是酿造优质红葡萄酒的重要原料,也是葡萄抗寒育种的宝贵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乌兰察布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辖2市4旗5县,总土地面积8305万亩,总人口273.5万。该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自然灾害频繁,是“三北”风沙前沿,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贫困人口集中地区之一。乌兰察布盟距北京仅有400余公里,特别是察右前旗、丰镇市、兴和县、商都县、化德县、察右后旗等6旗县市距北京更近。因此,搞好该区的生态建设,对保护京、津、唐免遭风沙危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乌兰察布盟是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永定河的发源地。历史上,这…  相似文献   
7.
今年,乌兰察布盟8年的造林规划即将完成,生态建设水平到了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大好时机下,《退耕还林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改革乌盟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退耕还林工作的持续、有序运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乌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乌兰察布盟现有人工造林树种分布及其适应性的研究,根据气候、土壤等因子,综合判定各树种适应范围,从而解决人工造林适地适树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原有林业区划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9.
1994年以来,乌兰察布盟实施“进、退、还”战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笔者就“进、退、还”战略的成功实践和对发展前景的理性思考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进、退、还”战略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成功应用 1994年以来,乌兰察布盟调整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战略,果断地做出了“进一退二还三”,调整优化结构,建设畜牧业大盟的战略决策。即:每建成一亩高标准水旱基本农田,退出二亩旱坡贫瘠地,还林、还草、还牧,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战略实施6年来,全盟大力退耕种树种草,走出了一条符合乌盟地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