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ummary The genus Striga contains some of the most noxious parasitic plants, which have a devastating impact on cereal production in Africa; of most importance are Striga hermonthica and Striga asiatica . Complete resistance to infection by Striga species does not exist in cultivated cereals. Of great interest is the possibility that wild relatives of cereals may provide a genetic basis for resistance or tolerance to infection and may be of enormous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t crops. A wild relative of cultivated sorghum, Sorghum arundinaceum , demonstrated tolerance to infection by S. asiatica , with little impact of S. asiatica on host growth or grain pro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detrimental impact of the parasite on cultivated sorghum. Infection by S.hermonthica , however,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host performance for both wild and cultivated sorghum. Differences in host:parasite responses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timing of parasite attachment and differences in host specificity for these two Striga species.  相似文献   
2.
以能源植物斑茅纤维为原料,探讨纤维素糖化液生产燃料酒精的发酵工艺研究,分析了时间、温度、pH、氮源种类、酵母膏用量与酵母用量等因素对斑茅纤维素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72~96h,温度35℃,pH4.8~5.2,酵母膏氮源用量0.8%~1.0%,酵母用量10%~15%时斑茅纤维糖化液的酒精发酵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时间84h、温度35℃、酵母膏用量1.2%、酵母用量20%,发酵验证酒精值达4.6%(V/V),酒精得率32.62%。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时期斑茅产量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斑茅生物质产量在11月达到最高,其后开始下降;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茎叶生物质产量比呈现上升趋势;含水量随生长发育的进行显著降低;叶片灰分含量全年最低为5月,从10月份开始显著增加,至12月份达到最高。茎秆灰分含量略低于叶片,全年最低为10月,最高为7月,变化幅度不大。叶片中木质素含量全年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12月11月9月10月7月8月6月;茎秆中木质素含量全年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12月11月9月7月8月10月6月。10月份茎秆含水量低,灰分含量最低,热值较高,结合产量和燃料品质考虑其更适于直接燃烧,而9月份叶片则更加适于作为生物转化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下斑茅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干旱胁迫下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叶片组织的cDNA为Tester,正常生长条件下斑茅叶片组织cDNA为Driver,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构建斑茅干旱胁迫消减文库。文库克隆总量约为30 000个,克隆重组率为99.2%;随机从文库中挑取3500个克隆分析表明,插入片断长度主要集中在200~1 000 bp之间,500 bp以上的有463个克隆,500 bp以下的有3 037个克隆,平均长度约450 bp; 通过随机对16个文库阳性克隆的测序及分析,3个克隆与ATP-NAD kinase、Aldo/keto reductase和锌指蛋白高度同源,3个克隆没有同源性,10个与逆境相关,是功能未知的EST。选择编号为EL0149和EL0145两个克隆进行Northern杂交验证,结果表明EL0149克隆为干旱胁迫上调表达的EST序列,而EL0145在正常供水和干旱条件下均无明显的的杂交信号。说明本研究克隆的SSH文库质量较高,可以进一步利用SSH文库结合芯片表达谱分析解析作物水分胁迫下的相关抗旱基因网络。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初步探讨斑茅3个关键逆境适应相关基因在水分胁迫下的表达机制。【方法】已克隆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氨基转移酶、甜菜碱脱氢酶3个基因和内参基因的基础上,应用定量PCR技术,对这3个基因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斑茅的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甜菜碱脱氢酶基因表达在初期均受抑制,后期表达持续上调,但甜菜碱脱氢酶基因受水分诱导表达较前两个基因明显。【结论】这可能暗示着在斑茅中,脯胺酸和甜菜碱的合成受水分胁迫诱导,而甜菜碱的合成相对脯胺酸和多胺受水分胁迫诱导影响更大。这些研究为斑茅抗旱的分子机制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收集自我国7个省的45份野生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为研究对象,在开放授粉条件下,通过测定斑茅的花粉与胚珠比(Pollen-ovule ratio,P/O)、杂交指数(Outcrossing index,OCI)以及基于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分子标记估计交配系统参数这3种方法,探究斑茅繁殖特性及其有性繁殖力的情况,为斑茅资源开发利用、杂交育种及繁殖技术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斑茅P/O为5 897,杂交指数OCI为2;采用11对SSR引物对随机取样的15个斑茅半同胞家系共计1 158个子代进行交配系统参数估计,结果显示斑茅种群具有较高的异交率水平(tm=0.864),多位点异交率和单位点异交率的差值不明显(tm—ts=0.012),亲本近交系数F大于0(F=0.318),表明斑茅以异交为主,并存在部分近交。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认为斑茅的繁殖特性为异交为主、自交为辅的混合交配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21个斑茅无性系的开花特性和花粉萌芽率最高的1个无性系的花粉贮藏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斑茅的抽穗期与原生地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7047);开花类型大致可分为6类;云南境内5个斑茅花粉量与花粉萌发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花粉量越多,花粉萌发效果也较好。硅胶干燥好于自然干燥和抽湿干燥,花粉含水量控制在10%以内、温度2℃的条件下贮藏10d时仍有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斑茅种质资源利用效率,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76份斑茅种质资源的株高、茎径、节间长、叶长、叶宽、锤度6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斑茅,6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在14.6%~53.4%之间,其中株高和节间长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53.4%和37.7%;锤度和叶长的变异系数相对较低,分别为19.1%和14.6%。株高、茎径、叶宽、叶长、节间长之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株高与节间长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18;锤度与株高、节间长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2和-0.263。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高达72.58%,其中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51.21%,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1.37%。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不同的种质资源被分为8大类群,第Ⅴ和Ⅵ类群的种质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这2个类群是优良的斑茅种质资源,可在甘蔗育种中加以挖掘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甘蔗斑茅属间远缘杂种真实性进行ITS鉴定,同时在水分胁迫下对斑茅及其杂种后代的生理进行研究,参照已建立的甘蔗抗旱鉴定技术体系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崖城96-40、崖21号、崖城01-3和崖城01-6等都是斑茅的真实杂种;海南92-105(斑茅)、崖城92-77(斑茅)都表现为高抗或特抗,可见斑茅具有很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下斑茅3个逆境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实时PC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初步探讨斑茅3个关键逆境适应相关基因在水分胁迫下的表达机制。【方法】已克隆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氨基转移酶、甜菜碱脱氢酶3个基因和内参基因的基础上,应用定量PCR技术,对这3个基因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斑茅的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甜菜碱脱氢酶基因表达在初期均受抑制,后期表达持续上调,但甜菜碱脱氢酶基因受水分诱导表达较前两个基因明显。【结论】这可能暗示着在斑茅中,脯胺酸和甜菜碱的合成受水分胁迫诱导,而甜菜碱的合成相对脯胺酸和多胺受水分胁迫诱导影响更大。这些研究为斑茅抗旱的分子机制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