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9篇
  31篇
综合类   297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粮中添加柑桔皮粉对产蛋后期蛋鸡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 48周龄黄金褐蛋鸡 10只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喂基础日粮 ,试验组用 2 5 %的柑桔皮粉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 ,结果表明 :试验组钙磷表观代谢率为 65 79%、46 3 9% ,钙比对照组 (62 3 0 % )提高了 3 49个百分点 (P <0 0 5 ) ,磷比对照组 (4 7 5 2 % )降低了 1 13个百分点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去除果皮和晒种处理对红豆草种子(荚果)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去除果皮处理显著缩短了红豆草种子的初次发芽时间,且显著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芽生长,显著降低了发霉率;晒种处理能显著促进未去掉果皮红豆草种子(荚果)的萌发。晒种1~3d对去掉果皮的红豆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霉率无显著影响(P0.05)。去掉果皮晒种2、3d处理红豆草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未去皮晒种0d(对照),发霉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去掉果皮晒种0d和1d,初次发芽时间比对照提前2d,其根长和芽长显著高于对照(P0.05);经过去掉果皮和晒种的红豆草种子在室内贮存75d后其发芽指数、根长、芽长均有所降低,而发芽率却有所增加。试验得出,去除红豆草种子(荚果)果皮并晒种2~3d能显著促进其萌发、降低发霉率,而且短期(75d)贮藏后其发芽率未降低。  相似文献   
3.
酸法提取柑桔皮果胶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用酸法提取柑桔皮果胶的水料比、加热温度和时间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液的pH值为1.3~1.6,水料比为10:1,加热85℃、1~1.5小时,所得果胶溶液经浓缩、乙醇沉淀后,果胶的平均得率为9.9%~10.7%。  相似文献   
4.
以桔皮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微波功率900W,提取温度75℃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微波法从桔皮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浸提时间7min,料液比l:30。用此工艺提取的总黄酮得率为12.04%。通过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法测定不同工艺条件下桔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表明不同工艺的桔皮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清除率与总黄酮的含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 ,无水AlCl3作催化剂 ,由大茴香油在室温下反应 4h ,合成了聚合物大茴香油聚合树脂 (简称PAOR)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了树脂的分子质量 ,对树脂进行IR、UV测试分析 ,并考察了树脂对桔皮色素的柱层析吸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 ,合成树脂的分子质量约 1.0 2× 10 3,PAOR在 965cm- 1吸收峰减弱 ,在 70 0~ 80 0cm- 1之间出现 3个新峰 ;PAOR紫外最大吸收峰蓝移 11nm ,表明大茴香油中的双键参与了聚合反应 ,产物中存在芳环三取代物。讨论了反应机理 ,PAOR对桔皮色素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sweet orange (Citrus sinensis) peel extract (SOPE) on humoral immune system responses in broiler chickens. Three hundred 1‐day broilers (Ross‐308)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reatments varying in supplemental SOPE added in the drinking water.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consisted of three treatments fed for 42 days as follows: a control treatment without feed extract, a treatment containing 1000 ppm of SOPE and a treatment containing 1250 ppm of SOPE. All treatments were isocaloric and isonitrogenous. Broilers were vaccinated with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avian influenza (AI),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 and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vaccines. Antibody titer response to sheep red blood cells (SRBC) was higher in the group fed 1250 ppm of SOPE (P < 0.05) as well as for immunoglobulin G (IgG) and IgM. Similarly, antibody titer responses to all vaccines were constantly elevated (P < 0.05) by SOPE enrichment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Relative weights of spleen and bursa of Fabricius were unaffected by treatments. Dietary SOPE supplementation may improve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diseases resistance, indicating that it can constitute a useful additive in broiler feeding. Thus, supplying SOPE in rations may help to improve relative immune response in broiler chickens.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碱提甘蔗皮多糖的优化工艺,进一步探究其结构特征,并评价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碱提甘蔗皮多糖(SPAP)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SPAP经Sevag法除蛋白、AB-8除色素后进行结构表征,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多糖分子量分布,气相-质谱色谱仪(GC-MS)进行单糖分析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官能团进行分析。采用4-硝基苯基-D-吡喃葡糖苷(PNPG)法测定多糖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SPA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37℃、氢氧化钠(NaOH)浓度5%、料液比1∶46(g·mL-1)、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SPAP得率达到10.84%。经除蛋白、色素后,SPAP含量达到86.54%,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4种单糖组成,分子量为3.03×103 kD,可能为吡喃型杂多糖,呈现αβ构型。此外,SPAP表现出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到78.31%。【结论】对碱提甘蔗皮多糖进行工艺优化,可有效利用原料、提高产出和效率;由HPLC、FT-IR、GC-MS等方面初步阐述了SPAP的结构特性,同时SPAP对α-葡萄糖苷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降糖潜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PAP的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杏鲍菇菇脚对肉兔生长性能及肉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饲料中添加杏鲍菇废弃菇脚,并且投喂柚子皮对肉兔的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把48只30d~32d龄的新西兰肉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投喂0%、1%、5%烘干菇脚,同时每组又分为2组,分别投喂烘干柚子皮。结果表明添加5%杏鲍菇菇脚及投喂柚予皮均能显著降低兔粪TBARS水平,改善肠道抗氧化状况;饲喂菇脚对肉兔增重和兔肉品质没有影响,兔肉中无棉酚残留;柚子皮对增重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兔肉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9.
姜汁柚皮蜜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子皮为原料,研究姜汁柚皮蜜饯的制作工艺,通过测定产品的总糖度,以及对产品进行品质评价,最终确定最佳的姜汁加入量为0.1g/L,此时,蜜饯产品外观整齐,呈黄色透明状,味道柔和,姜味适口,有舒爽的柚皮风味。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黄冠梨果实在低温贮藏(0 ℃左右)条件下果皮褐变的发生,该研究采用5、20和100 μL/L外源乙烯对黄冠梨进行贮前处理,以0 ℃贮藏下无外源乙烯处理作为对照组,以采后恒温至30 ℃、逐步降温至0 ℃处理作为程序降温组。通过外源乙烯处理组与对照及程序降温组的对比,探讨采后外源乙烯处理对黄冠梨果皮褐变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乙烯处理均能完全抑制褐变的发生,且表皮无伤害,而程序降温组的发病指数为10%,对照组则高达37.6%。货架期结束时(6 d)外源乙烯处理组的果实硬度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外源乙烯各处理组果实含水率均高于对照及程序降温组(P < 0.05),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发现对照组自由水含量最高,5和100 μL/L外源乙烯处理组自由水含量较低。与对照组和程序降温组比较,外源乙烯处理对黄冠梨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等果实品质指标都能起到提高或者维持的效果,其中5 μL/L处理浓度的效果较优。研究结果表明,贮前外源乙烯处理是一种既能抑制黄冠梨果皮褐变又能保持果实货架期品质的高效、简便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