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8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1290篇
林业   1844篇
农学   1161篇
基础科学   2701篇
  2603篇
综合类   10256篇
农作物   696篇
水产渔业   2142篇
畜牧兽医   3024篇
园艺   1338篇
植物保护   911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551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666篇
  2020年   653篇
  2019年   803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668篇
  2016年   861篇
  2015年   970篇
  2014年   1458篇
  2013年   1300篇
  2012年   1665篇
  2011年   1702篇
  2010年   1716篇
  2009年   1507篇
  2008年   1564篇
  2007年   1341篇
  2006年   1147篇
  2005年   1057篇
  2004年   816篇
  2003年   706篇
  2002年   569篇
  2001年   560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6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2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11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翔寅 《现代园艺》2021,(6):163-164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宜居街区建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宜居街区建设的热点研究方向。以宜兴市东氿新城省级宜居示范街区景观改造提升设计项目为例,立足该街区居民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通过对街区内各功能区的改造和景观的搭配,形成良性合力,满足不同年龄段对于宜居生活的追求,确立了打造温情家园、交往空间、全民服务、人本交通和低碳生活的建设理念,进而将该街区打造成一处景观优雅、服务功能齐全、交通便利、低碳环保的生态宜居街区。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水钾耦合处理对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骑士T’和‘公农1号’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随机区组设计,水分处理为主区:灌水时间间隔分别为4 d,8 d和12 d(用W1,W2,W3表示);钾肥施用量水平为副区,具体施用量分别为50 kg·hm-2 K2O,100 kg·hm-2 K2O和150 kg·hm-2K2O(用K1,K2,K3表示),并设置不施钾肥为对照(CK),于越冬前期挖取苜蓿根颈材料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翌年测定越冬率。结果表明:在W3灌水时间间隔处理下,‘骑士T’和‘公农1号’品种苜蓿根颈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越冬率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W1和W2处理,其中以K2施用量处理下的数值与CK差异最显著(P<0.05),且此施肥量下的MDA含量也显著低于CK(P<0.05)。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生产苜蓿,灌水时间间隔为12 d、钾肥施用量在100 kg·hm-2K2O有利于提高苜蓿抗寒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散仪监测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充分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全生育期最大耗水量665mm;采用动力场订正模型,对气象站观测到的降水资料进行了订正,实际降雨量较观测值提高18%;根据FAO P-M公式计算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播种~分蘖、分蘖~越冬、越冬~返青、返青~拔节、拔节~抽穗、抽穗~乳熟、乳熟~收获、全生育期)平均作物系数KC分别为1.20,1.25,1.34,0.69,1.07,1.60,1.65,1.14。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人们维持生命的基础条件,无论是人类还是动植物,要想保证自身正常生长,都离不开水资源。本文将重点研究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水环境的保护途径。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促进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开展。  相似文献   
6.
7.
城市景观内的许多环境挑战正在加剧,例如雨水径流和洪水风险、城市空气、土壤和水的化学和颗粒污染、城市热岛和夏季热浪。城市树木,以及城市森林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对城市的水、热、碳和污染循环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城市树木所能提供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的程度,以及气候区域和人造景观环境在改变这些影响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需要经验证据。文章介绍了一些新研究,它增进了对城市森林所提供的生态和环境服务的认识。这14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关于五大洲城镇树木作用的全球视角。一些研究为有树和无树的城市绿地局部小气候的降温效益提供了证据。有的研究仅仅集中在中尺度的城市树木蒸腾的冷却效益,或者在街道和行人规模的树冠遮阴的冷却。有的研究涉及树冠截留降雨的树种差异、生物滤池系统的吸水率,以及雨水径流养分吸收对水质的改善。这些研究还考虑了树木对空气质量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通过树木在消除空气污染物方面的作用,如臭氧,以及释放潜在的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过敏颗粒物。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交流城市树木在城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个支持未来城市森林研究的跨学科框架。城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受到高度干扰,受到高度管理,对人类健康和福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枣实蝇有引诱作用的挥发性物质,研发基于行为调节的防治技术。[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的选择行为反应,并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田间引诱试验。[结果]室内试验结果显示,枣实蝇成虫对6种枣果挥发物具有显著正趋性。枣实蝇雌虫对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30%以上;雄虫对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的选择率较强,选择率均为25%以上,从不同浓度梯度(原液、10%溶液、1%溶液)的选择率和选择系数来看,随浓度的递减,其选择率和选择系数也在递减,原液的选择率分别为10%溶液及1%溶液的2.5倍及5倍以上。田间试验发现:肉豆蔻酸对枣实蝇雌虫的诱集效果较强,2 d最多诱捕数量为15头·只^-1,平均诱捕数量为11.4头·只^-1,十四酸乙酯次之。在6种不同挥发物中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对枣实蝇雄虫的引诱效果较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6种挥发性物质及混合物中,月桂酸乙酯及十四酸乙酯对枣实蝇雌雄虫的引诱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挥发物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枣果挥发物中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与枣实蝇偏爱选择密切相关。在田间试验中:枣实蝇成虫对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为研发枣实蝇引诱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右江流域生态环境,协调郁江乃至珠江上下游各方经济利益,更好的激励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行为,通过分析右江流域水生态现状、存在问题、现有生态补偿政策环境及其在郁江流域、珠江流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提出了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模式。通过对标对表有关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划成果,立足百色市实际,提出了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内容、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初步构建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补偿政策建议,为水生态补偿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在水田上改建苗圃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省内同时采集了水田起源的不同类型苗圃表层土壤与剖面分层土壤,以长期种植水稻农田为对照(水田),分析土壤含水量、水稳定性团聚体、容重、饱和导水率、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活性有机碳、有效磷、速效钾和pH等指标,探讨水田长期改用苗圃后对表层和深层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把苗圃分为加土型(加土种植,增加地面高度)、减土型(带土移苗,降低地面高度)和常规型(种植过程中地面高度无明显变化)3种情况。结果表明,水田改建苗圃后,表层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效磷、速效钾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普遍下降,活性有机碳/有机碳的比例也逐渐变低,土壤有机碳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下降以加土型和减土型更为明显。减土型和常规型苗圃的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明显低于水田,土壤容重却明显高于水田;常规型苗圃表层土壤酸度大于水田;加土型苗圃表层土壤砾石含量明显高于水田。对代表性常规型苗圃剖面土壤的鉴定表明,水田改为苗圃后,整个土壤剖面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对丘陵区土壤(黄筋泥田)深层土壤含水量下降的影响大于对平原区土壤(青紫泥田和淡涂泥田)的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也呈下降趋势。水田长期改用苗圃可引起土壤质量的退化,对表层和深层土壤性状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